“国本?”李善长道:“你高看理学了,皇帝他不是宋太祖,他起于微末,牢牢抓着兵权,比秦始皇站的还稳。”“这天下的国本从来都是皇帝,而不是其他!
“只要有皇帝在,大明就绝不会乱!
“当年,在刘伯温等浙东学士的倡导下,他选择了理学!
“他能抬高理学,也能轻松的压死理学!
“这就是开国皇帝的威势!
“很明显,聊斋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故而才会在论理的时候说,如果是前宋,他绝不会说关于实学的任何一个字!
“祺儿,你的眼光,实在不如他!
李祺低下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继圣伯..”
“只是皇帝的信任向来都是廉价的,这个伯爵未必不是买道钱。’
“买道钱?
“祺儿,你读过聊斋的话本了吗?,
“嗯!
“聊斋此人之才华冠绝天下,在论理当中让胡惟庸为之折腰,心甘情愿的拜服!他乃是开天辟地的一柄神剑,皇上要用他,硬闯出一条道路来!”
“当年封我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随后便将大都督府拆成了五军都督府,也是这个意思!”
“哦~”李祺突然想到什么,从怀中拿出一张书信:“这是衍圣公写的。”
《“想请你.."
“不看,烧了!
李祺没想到李善长拒绝的这么果决:“父亲,这是为何?’
李善长拿过信放在红蜡上直接点燃:“聊斋能够看清皇帝的权力!”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眼光!
“皇上为何让我前来祭祀,这是在提点,叫我别参与这件事!
“中书省被废已成事实,更何况这也是解决丞相权力太大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
“聊斋崛起也已经不可阻挡。
“衍圣公信里说了什么不用看就知道,无非是让我帮忙站在他那边,给聊斋施压云云。”
“空印案前车之鉴就在那里,皇上不可能对面前的阻碍视而不见!
“我又何必冒着抗旨的罪名,掺和到这摊浑水当中呢?
李祺说道:“那可是衍圣公啊,若是得到他的善意..”
李善长深深看了他一眼:“最近你也不要出去了,就和我在祖陵待着吧。
“衍圣公的善意对胡惟庸有些用处,可对我李善长...”
“就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然他何必来信一封特意寻找我的帮助呢!”
“父亲,难道你认为衍圣公不是继圣伯的对手?”
“衍圣公?”李善长一脸不屑,“天下最大的破落户而已!
“而应天的那个..”
他想到了那篇范进中举,又想到了那篇狗官游。
红日初升,光芒万丈!
实在不可捉摸的很!
见李善长沉默,李祺明白了,他随后说道:“父亲,我还听到了一些传言。”
“凤阳老营里面的兄弟,似乎有几个对皇上有些不满。
李善长道:“他们找死,你别拦着。
“不然,那些骄兵悍将还以为你是怂包呢!
“别和他们有任何牵连,安稳呆在祖陵就是!”
“我有感觉,天下..”
“恐怕要血流成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