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穿越女翻墙记

第22章完结

穿越女翻墙记 西弦 5771 2023-08-10 09:49

   是情。dangkanshu.com

   若白起只是单纯地将人送回来,他只能确定白起或许对秋瑶欣赏或者喜爱,然而那一剑,却让宋玉将白起的心思看了个分明。

   他必定是将秋瑶放在了自己心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除去她以免让他人以此作为要挟。

   宋玉发出几不可闻的一叹,转而看着尚有些恍惚的秋瑶。

   能让冷血无情的白起惦念如此,你究竟是一个怎样出色而特别的女子。

   “将安神的药取来。”

   院内是渺无边际的寂静,宋玉蹲着身子,一匙一匙将汤药喂入秋瑶口中,然后看着她逐渐困倦,轻轻地倒在自己的臂弯中。

   宋玉久久未动,不去理会丫鬟惊异的目光,也不理会自己蹲站时脚下的酸麻,只是静静地让秋瑶靠着,贪婪地享受这难得的平静,直到耳边的呼吸渐渐平稳,宋玉将怀里的人打横抱起,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步步留神地走到床边,将人轻轻放下。

   她消瘦了许多。

   自责与愧悔折磨了宋玉数月却依旧不愿罢休,更在宋玉见到秋瑶后变本加厉。

   丫鬟悄悄退出了房间,假装没有听到宋玉在床边那段轻柔却坚决的独白。

   “醒来后,告诉我我在你心里的位置,倘若你的话与我心里所想一致,那么从今往后,再没有人可以把你从我身边带走。”

   第四十二章 屠城

   水淹刚过,阴雨蔓延,疾病如同一只看不见的魔手,开始在鄢城进行最后第二番的摧残。

   之所以是最后第二番,是因为谁都知道,破城而屠城,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屠的一贯作风。

   郢都只当是鄢城余民中爆发了疫情,毅然决然地封锁了国都的所有城门,拔去了鄢城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鄢城被楚国的王室弃如敝屣,绝望的气息四处弥漫。

   一连数日,宋玉都没有踏入秋瑶的房门,景差亦是如此,一个是时刻心忧百姓的议政大夫,天天在楚王面前苦苦进谏要求熊横派人救济鄢城的百姓;一个是世家贵族的唯一继承人,被勒令留在王城不得接触城外可能染上瘟疫的难民。

   带着满身的倦怠推开房门,只见门窗边钉满一个个白色的简单人偶,伴随春风微微荡漾。秋瑶静静地靠坐在床上,用细枝蘸着墨汁在人偶的脸上画出一张笑脸。

   “在做什么?”宋玉尽可能收起脸上的疲惫,眉梢带着一抹难以察觉的温柔,走到她的床边。

   “做放晴娘啊,把这个挂在门窗上,天气就会由雨转晴了。”手中的细枝微微一抖,人偶的嘴歪倒了一边,秋瑶仰起头,却是满脸的泪痕,“是不是很可笑?可是除了这个我什么都做不了。”

   宋玉突然有一种将她紧紧抱在怀中的感觉,但思及眼下的情况根本由不得自己惦记那些儿女情长,因而说出口的话却是,“腿伤有没有好一些。”

   “这点伤跟鄢城百姓的遭遇相比算得了什么,我想去外面看看他们。”

   “等你腿伤再好一些我就带你出去。”宋玉本想安慰她,不料话一出口她却哭得更凶。

   “让我做点什么,不要让我觉得我呆在这里根本就是多余的……”她恨透了这个充满杀戮的世道,更恨透了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这些的无能为力,那些穿越小说中的主角到了古代不都是显得很神通广大的吗,为什么这个定律到了她身上就不对了呢?

   “没有人觉得你多余,”宋玉本想继续说些让她好好养病之类的话,看到她满脸失落,又忍不住说了句“你可以去隔壁的周医师那儿帮忙,我会记得叮嘱他看好你的腿。”

   “有很多人病了吗?”秋瑶止住哭,泪眼朦胧地看着宋玉,一脸认真道。

   “是,余下的百姓许多都感染了风寒或痢疾,眼下药材紧缺,要治疗那么多人很有困难,”宋玉眼神微暗,“子云在郢都已经尽力上书大王要求向鄢城派发药材。”

   “好,那我去帮忙。”

   宋玉原本就知道秋瑶时常会有一些出人意表的表现,但这一回的见识却让他对秋瑶的欣赏更上了一个台阶。

   景差终于求得数车艾草以及一些常规的药草,来到鄢城后却发现鄢城的病情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控制,询问之下,才知道是秋瑶在旁出谋划策,集结城中青年焚烧淹死禽畜尸体,掩埋人尸,清洁临时居住地,另辟一处作为病患居住地防止病情传染,效率之高连周医师都赞不绝口。

   百里外集结的秦兵尚未退散,城中百姓依旧人心惶惶,然而经过连日的努力,原本已经被判死刑的鄢城终于开始有了一线生机。

   “芙蓉——”正在帮周医师整理药材清单的秋瑶闻声一滞,抬起头时正好看见谢老爹花瓣愈发密集的菊花脸,心中一酸,闷闷地唤了一声,想要起身,却被谢老爹连声喝止。

   “站起来作甚,我知道你腿不好。”谢老爹将手里的伞收拢,脸色和之前一样难看,秋瑶想起自己留书出走的事情,心里不觉有些发虚。

   孰料谢老爹的脸色又随着秋瑶低头的动作缓和了下来,“我听闻你在这里帮乡亲做了很多事,特意过来看看你,适逢多事之秋,难得你有这份救人之心,不过秦兵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我与你二娘打算带你和晋儿离开鄢城,你收拾收拾东西随我们去郢都……”

   “我不……”

   “什么不,秦人的大军尚在冲邓,白起的先锋尚在西陵,留在鄢城根本就是等死,若非有高人相救,你爹我今日就不会站在这里同你说话。”谢老爹脸色再度发臭,秋瑶扶额,她实在是无法和这位隔了千沟万壑的爹进行交流,但谢老爹最后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她的注意。

   “高人?什么高人?”

   “我也不清楚,水淹鄢城前夕有人忽然来谢家驱人,非要我们立马离开鄢城,我猜到是鄢城可能有大事要发生,便带着一家人搬到了鄢城外数十里的客店,那些人没有暴露身份,我等也不便多问。”

   若是景差或者宋玉派去的人,应当不用刻意掩藏身份。

   秋瑶沉吟片刻,脑海中隐约浮现出一个人影,但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为何要去郢都,景家……”

   “你放心,你既出走,景家必然不会再要你,你就算是想嫁也没有机会。”说起这个谢老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想想眼下的处境又觉得再说这些未免有损妇女情谊,便又放缓了语调,“晚些时候找个无人认得我们的地方,你要改嫁应该不是问题。”

   “什么改嫁,我还没嫁给他。”秋瑶撇了撇嘴,“你们先搬去郢都吧,等这里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我会再过来同你们回合。”

   “忙什么忙,你……”

   谢老爹话说至一半,门外突然冲进来一个周医师的下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姑娘赶紧离开这里,外面有景公子先前派来应急的马车……”

   “发生什么事了?”秋瑶猛地从案边站起来,一时没把握好力道,脚踝上顿时疼得发紧,身子也随之晃了晃。

   “秦人……秦人来屠城了!”

   秋瑶浑身一震,屠城,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屠城?为何在希望的火星亮起来的时候再来浇一盆冷水,让她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姑娘赶紧走……”院外的愈发嘈杂起来,秋瑶在丫鬟的搀扶下勉强颤颤巍巍地上了院外的马车,还没从震惊中回神,马车便在车夫的驱使下向城外飞奔而去。

   第四十三章 抉择

   雨停,马蹄不停。

   车身颠簸得厉害,秋瑶被摇得几欲作呕,谢老爹难得和善地在旁帮她顺着气,疯狂的逃亡让秋瑶好不容易找回的信心再度开始动摇,她本想既然生在乱世已成定局,不如就竭尽所能去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是白起延后屠城时间一事她怎么都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插手,心情更是极度低沉。

   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疯狂的屠戮中,哪怕是逃得了某座正在厮杀的城池,也不过是从一场屠戮逃亡另一场屠戮罢了。

   秋瑶有些晕眩地走下马车,刚晃了晃身子便跌进一个不算陌生的怀抱中,恍惚间,秋瑶又想起来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场有些荒诞的邂逅。

   景差一身深蓝华服,南冠束发,举手投足皆如去岁般倜傥风流,那黑曜石一般的眼瞳却少了当时那抹略带疏狂的亮色,取而代之的是沉蓄的凝重。

   秋瑶心里咯噔一下,同第一次一般退离了那个温暖的怀抱,景差并未多说,示意身旁的两个丫鬟伏着秋瑶走进大门,秋瑶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景府的门前,眉头一皱,回头去看身后走下马车的谢老爹。

   “你的家人我已经派人妥善安置,这些天你还是先在我这里住下,有周医师在你的腿伤好的比较快。”景差的眼窝较之之前深陷了一些,秋瑶有一种景差越来越像楚昀的错觉,甩了甩头摆脱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秋瑶终于想起一些正事。

   “秦人在邻城屠城,你们有没有派人前去救出那边的百姓?”

   景差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秋瑶,“先别想这些,你先进去,外头风大,别把刚刚压下去的风寒又给勾了起来。”

   谢老爹此刻的心情不仅是喜悦,还有侥幸,连番对着景差说了些恭维话,才欣然离开了景家的大门。

   秋瑶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鄢城一片愁云惨淡,景家大院依旧草木葱茏,四处都是一片盎然的生机。

   秋瑶在景家被照料得极好,但没过几日便有些不耐了。

   “周医师,鄢城那边怎么样了?”秋瑶活动了下好了许多的脚踝,看着正收拾竹箧的周医师。

   “这……”周医师一时间有些难以作答,秋瑶光看他脸色便已猜到了大半。

   “他们没有派人去营救么。”有些失神地坐到床沿,秋瑶望向窗外已然开始晴好的天空。

   这几日景差来见过几次,但每次都停留不超过一刻钟,所说的内容也无非是询问秋瑶腿伤的情况,宋玉却是一次都未来过,秋瑶本想向景差询问宋玉的情况,但思及他们都有公事在身,自己不便多加打扰,便也没说什么。

   深居房中必然孤陋寡闻,秋瑶见自己的腿好了大半,便让丫鬟带路打算出去散散心,不料丫鬟却说景差吩咐过外头形势动荡尽量避免外出,秋瑶见那丫鬟面露难色便也不好勉强,便要求其带她去往景家的园子里散散心。

   秋瑶庆幸这家里的人基本都不认得自己,不然若是被他们知晓自己是景差的逃妻不知道要被挨上多少眼刀。

   秋瑶心不在焉地看着园子里的景色,忽然看到前方有两抹熟悉的人影在一方亭中相对而坐。

   心里莫名地感到有些激动,念起去岁也是这般情景,谪仙般的俊雅男子,共商家国大事,谈笑间风流尽展,举手投足间引众人侧目。

   连日的阴郁似乎被那养眼的场景扫去了不少,打破和谐画的煞风景事当秋瑶当然不会做,吸了口新鲜的空气,她往亭子后方的小径走去,原想自己逛一会再去找那两人,双脚却不自觉地往那亭子方向靠近。

   秋瑶在心里默默地鄙视了下自己,脚下依旧向亭中,还未完全靠近亭子,便听到景差不甚明晰的声音。

   “……军队的牺牲……无用庶民的性命……”

   秋瑶微讶,想更往前走几步,身旁的丫鬟却极不配合地嚷了起来,“小姐,前面那两株花儿是公子的最爱,小姐小心别踏到了。”

   秋瑶蹙眉,这丫鬟八成是故意的。

   “瑶瑶?”景差率先站了起来。

   秋瑶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从后面的小径绕至前面来,却见景差从凳子上起身,宋玉却端坐远处,那双漂亮却有些凉薄的眸子静静地看着自己。

   “怎么不留在房里休息,你腿伤的伤还未完全愈合。”景差脸上的笑容和秋瑶一样的不自然,秋瑶有些不解却未明说,踏上了亭子的石阶,走到两人中间的位子坐了下来。

   物是,人是,那非的究竟是什么?

   “你们在说些什么呢。”

   景差看了眼坐在旁边的宋玉一眼,“没什么,只是……”

   “为何不告知她真相?”宋玉搁下手中的茶盏,面上仍旧是一派淡然,但秋瑶感觉到的却是与先前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什么真相?”秋瑶刚刚轻松下来的心情顿时又沉重了起来,抬眼去看还站着的景差,秋瑶感觉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子渊,我知道你一心挂念鄢城百姓,但是这事是大王决定的,我也无法改变。”景差幽幽地叹了口气,坐下去看秋瑶的脸色。

   “什么决定,和鄢城的百姓有什么关联?”

   “白起屠城,大王并未派兵救援。”景差忽然有些不悦,闷闷地灌了一口茶。

   “怎么可以这样,他的子民面临灭顶之灾,他怎能袖手旁观?”秋瑶有些义愤填膺,她本就猜到鄢城的百姓凶多吉少,但是却没料到楚王根本就没有发兵救援,“你们没有劝你们的大王吗?”

   “我已尽力。”宋玉淡淡一句,秋瑶便已听出他究竟是在恼些什么。

   显然,景差没有尽力,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想出力。

   “凡事要顾全大局,鄢城被淹我军兵力损失过半,余下的守军只能护卫王城安全,何况鄢城覆灭,郢都亦是岌岌可危,眼下连大王都在筹备移驾,又怎能分出兵力去救那些难民。”景差话一出口就觉得有些后悔,从秋瑶之前的作为来看就知道她在那些百姓身上花了多少心思,自己这一番话必定会引起她的反感。

   果然,秋瑶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然后你们就让你们的同族任人宰割了吗?”秋瑶微微一顿,“那你们是不是也要筹备离开?”

   “是,敌军若是攻入王城,必定会先拿王族与世家开刀,这也是无奈之举。”

   “你们既然已经抱了必败的心去迎战,楚军又怎么可能获胜。”宋玉不觉有些着恼,语气稍微加重了一些,一向淡然的眸子里漾起一层薄怒的涟漪。

   这还是秋瑶头一回见到宋玉如此激动的样子,即使是小程度的激动。

   “那之前楚军士气振奋,结局还不是一样?”景差也有些恼怒,他本就不悦宋玉向秋瑶提起这些,眼下他又这样不留情面地指摘自己,心里的不悦自然是更上一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