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若看看天色,低声道,“还早呢”唤过一名侍卫,“你到州里暗自查访,务必要严密不能透漏风声”又和另一名侍卫向通县行去,一路看街上人群,进了茶楼,叫了茶,“老板,听说贵县的县令,是新调上来的,原来是新野那边的”
老板道,”原来在哪里高就,小人不知,自他来了后,县里百业昌盛,道路平安,百姓十分感念呢!”
雅若和侍卫低声道,”这边县令名声不错,如何就和通州刺史不和呢?”
侍卫道,”上次黎大人来查,说有两个村人联名告到州里,说他骚扰乡里,看来名声也很难保证啊。”
雅若沉思道,”第一次张大人来查的时候,准了卓刺史的折子,命将边县令免职听参,后来怎么又要更派黎大人来查呢?”
“属下也不知内情。”
“你先去吧。”雅若心理想了几个主意。
县衙内,书办望着边县令的脸,”大人,早听属下一句,也不至于…。”
边经绎打断他道,”我这里不想用你的法子!”
“哎呀!大人!”书办一急,”大人想想,你已得罪了卓刺史,那两个无赖村人又告起刁状,自古以来,朝里无人,白的都能说成黑的,难道大人听之任之不成?”
“皇上自有明断。”
书办徐徐道,”属下在县衙里当差二十多年,听过见过多了,大人初到京华,这京城重地不比外县,大人,若还想在朝内任职,就不能不讲究个策略。自前任施大人调走,郑通判辞了职,通州新来的卓刺史,拿通例要求大人,大人不理睬,这才闹到皇上那里”
边县令暗思,”万万没想到,这卓刺史说我新上任,公然索取例银。我不肯,竟连上两道折子,难道皇上就不能彻查?”
书办继续,”首次来的张大人,本和卓刺史相熟,听信了一面之辞,就将大人免职,后来的黎大人,倒是和他不熟,也曾下去亲访,不知怎么地访着了两个村人,便充作证据,大人,情势很急。”
边县令道,”我是绝不能按着通例做的。’
书办道,“千万听属下一言”
只听外头来人,进来叶县尉,“请大人去一趟,刚捕获了盗贼“
客厅中,边县令疑惑地望着放下的软帘,侍卫上前道,“皇上这次派来查访的人在里面呢”
只听帘内有人说话,声音清婉,“照贵县这么说,卓刺史行为不端,那为何前两次来查却不说出”
“我本说出,只是钦差都认为我乃他下属,并不深信我”
帘内的深吸口气,“这种事以前施刺史在任时可有过”
“并无前例,就是下官在新野任上时也从未碰见这类事”
里面的人满腹狐疑,“据叶县尉捕获那两个村人,显然是受了人收买,试图搅乱真相,州县互劾乃是奇事,难怪,两次来查都查不到”
当下命侍卫卷起软帘,从里面出来一位乌云高挽的夫人,微笑道,“你能如此坚持,本夫人十分欣赏”
边县令见了一怔,但见云鬟花颜,十分美貌,忙低下头,雅若淡淡笑道,“这次回去,定将真相奏明圣上,只是”挥手令侍卫退下。
边县令手心沁出一层汗。
回到县衙中,书办见他脸色,“县尊,此乃好事,属下一向愁县尊的事如何了结,幸好上面来了人,能支持县尊”
“可我乃进士出身,若要投她-------”
“县尊大人,如今病急要投医,为何两次来查都无法查明?大人心里有数,这次夫人来通县,为大人出面,又是之前与大人素不相识的,能这般用心,足见和大人必能同道,否则,大人危矣。”
边县令颔首不语。
四月天气,春芍药的气息漫天铺卷,清娴换了身浅粉色双丝绫袍,领口襟口镶着翠色宽边,下摆处绣着一丛丛娇艳的樱桃花,头上只戴着只梨花头白玉簪,出了院门,站在一簇垂柳下,柳荫里露出红亭子,轻轻哼起了歌声,歌喉甜美动人,宛转如春风里的黄莺,手中的白团扇遮了遮素颜,望见红亭下来了人,清笑一声,转身走上红亭子,歌声洒洒飘飘,眼波欲流,腮上淡淡红晕,却见清娴屈身福了福,“见过皇上”
皇帝笑道,“你是哪里的宫人?朕怎么没见过你”
“奴婢是今年选入的小主,还没福伺候皇上呢”娇羞的语气,手中握着的淡青色绸巾上一簇洁白梨花。
“名字呢”皇帝问。
“清新的清,娴雅的娴”
皇帝心底赞道,“好名字”手不觉握住了她的手,清娴手一松,那帕子便到了皇帝手里,她转身道,“皇上,天晚了,清娴回去了”
皇帝刚要扬声唤,只见那粉色的袍子在柳荫里一闪就不见了,看了看手里的帕子,散发出悠悠香气。
进了翠华宫,皇帝心里只想着刚才那人,才见怀盛从外走来,手里金盘托着折子,皇帝道,“朕刚想歇着了,你送那么多折子做仕么”
怀盛陪笑道,“兵部刚来了紧急折子,奴才不敢迟误”
皇帝嗯了一声,“放下吧”怀盛眼看皇帝放下块淡青帕子,翻了翻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