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上警察缉查所是一个“肥得流油”的特权部门,长江水运繁忙,尤其是南京一带,自古繁华,水上缉私,几乎就是伸手就拿钱,不伸手,钱也往手里流。南京沦陷以后,虽然萧条了许多,但缉查所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衙门。
虽然缉查所隶属警察系统,应由李士群统辖,但这里的日本顾问小泽掌握着大权,缉查所事事得看小泽的脸色,所里的缉查队长姓吴,因为手伸得宽,伸得广,贿赂拿得多,被人称为吴大螃蟹。
吴大螃蟹住在镇上河防部队兵营隔壁,一个别致的小院里。这天傍晚,来了两个送礼的人。
来人一个穿着西装,另一个穿着马褂,一中一西,显得有点不协调。他们手里提着大包小裹的东西,一脸笑容,站在门前。
对于这样送礼的,吴家自是司空见惯,吴太太洋洋不睬地开了门,将客人让进来,吴大螃蟹正躺在竹躺椅上休息,欠了欠身子,说:“二位,有何贵干?”
这两个人,是张江和阿四,张江深鞠一躬,脸上堆着笑,说道:“吴队长,我们是上海来的,这个月初十,我们将乘沪字239号船,运一批货,特地先来向吴队长报告一声,到时候请给予方便。”
吴大螃蟹想了想,“初十?沪字239?哦,我想起来了,总部李长官说的那条船,他还专门派人来捎过口信,有印象,有印象。”
“是是,请多关照。”张江笑嘻嘻地将手中的大包小包礼品放在墙角。
“没问题,没问题,”吴大螃蟹站起身来,给二人让座,“请坐,请坐,李长官是我的上司,他吩咐的事,我怎么会不照办?你们拉的是什么货啊。”
“这个……嘿嘿。”张江当然不知道拉的是什么货,只好故作深沉地打了个哈哈。
“啊,哈哈,不方便讲,是吧,没关系,我不过是随便问问。”吴大螃蟹仰头笑了笑,“这年头,要想搞发财的买卖,不是药品,就是军火。”
“嘿嘿,嘿嘿。”
“放心吧,初十那天,我亲自去江上关照,到时候你站在船头,咱们对过暗号,你们就过去。”
“是是。”张江又鞠一躬,闲谈了两句,便带着阿四告辞了。
两个人出了镇子,来到一家小客店里,董先生和占林都在里面。张江将拜见吴大螃蟹的经过说了一遍,董先生说:“嗯,看来,上次他们的信件虽然丢了,但是口信还是带到了。到时候缉查所对那条船放行,是没有问题的。”
“对。”
原来,董先生和张江等人商议,既然得知了缉查所要对这条“沪字239”放行,那必然是敌人的一次内部勾结活动,可能涉及走私贩运之类,而缴获的那封信,是李士群写的,说明此次货运已经得到李的关照,董先生等人的计划,便是冒充警察前船截下,给李士群栽赃,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敌人内部混乱和猜忌,从而引起敌人内哄。这也正好符合重庆军统总部关于“努力造敌矛盾,离间特务日酋”的要求。
刚才张江和阿四拜访吴大螃蟹,只是一次投石问路。
张江说:“可惜,咱们不知道这条沪字239,到底是装的什么,货是主人是谁。”
阿四摇摇脑袋说:“咳,货的主人,不是鬼子就是汉奸呗。”
“如果有时间,真应该去上海查一查,船上有多少人,多少货,押船的是什么人,载重有多大……可惜,时间不够用了。”张江摇着头说。
占林说:“老张,你的细致,真让我佩服。”
董先生说:“是啊,时间不够用了,今天是初六,离初十,还有四天,咱们还得准备器材,演练驾船,并且,现在咱们连一条船还没找到。”
2
牛大壮奉命,到了黄岗镇,找到了花姐和小梅,她们两人这几天正在这里执行侦察任务。牛大壮说:“董先生叫小梅和我一起去长江边,参加那里的行动。”
花姐问:“你们在城里搞的爆炸,结果怎么样?”
“不知道,”牛大壮摇摇大脑袋,“估计没问题,那盘香得到拂晓时分才能燃到导火索,董先生制作的木头盒子,质量应该没问题,听陈青说,城门紧闭,城里戒严了,八成是达到效果了。”
“不晓得长江边上,是撒子任务。”小梅说。
“不是水里的,就是船上的,”牛大壮咧咧嘴说:“要不,也不会专门派我这么个大人,专门来请你这个小姑娘女将军。”
小梅抿着嘴微笑着,没有出声。
花姐拿出一张纸来,上面是一幅示意图,折叠好交给小梅,“你去交给董先生,咱们这几天侦察的情况,顺便也向他报告一下。”
“好。”
小梅收拾了一下,提了个花布小包袱,跟着牛大壮上了路。还没走出镇子,忽然看见前面几个穿和平军制服的军人,顺着大街走了过来,两个人闪进旁边的小胡同里,小梅小声说:“伊拉又来哉。”
“你认识他们?”
“勿认识,”小梅摇摇头,“吾和花姐,就是在跟踪侦察这些人,伊拉三天两日,便来黄岗这里,象是开会,有些人,是从南京城里来的,吾跟踪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