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高重伤昏迷,还在抢救当中。
李景林没有多逗留。
得到张学铭的首肯后,离开了府上,去奉军医院等待。
短期内。
后续战争,暗卫出动的意义不会太大。
反攻!
这是必然的。
捷报连连,已经是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辽东半岛和奉朝边境,奉军虽说是发动了数次进攻,但并没有涉及到全线总攻。
都是在进行尝试性进攻。
试探一下,日军阵线的布置和兵力分配。
连着几天。
奉军的情报也收集差不多了。
借着苏军境内日军覆灭,以及辽东半岛前线指挥官大批量击毙,奉军的反攻开始了。当天夜里。
张学铭就下达了,对辽东半岛前线进攻的命令。
叶百门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李景林前脚刚离开,他也下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命令一经下达。
前线同时开始对日军发动进攻。
这次出动兵力共计15万余人,算是彻底甩开膀子干了。
装甲集团军倾巢出动。
叶百门清楚得很,这次就是决战。
除非一路打到关东军司令部,否则绝对不可能停下来。
至于朝境内的日军。
张学铭不顾朝军的强烈抗议,直接命令部队南下,入境作战。
这段时间,朝军抗议了多次。
希望奉军能控制作战范围,不要将战区扩大,让朝军境内百姓遭受到战火的波及。
可是。
张学铭霸道无比。
就给出了朝军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朝军同奉军南北合围,共同围剿日军。
第二,奉军挥师南下,独立剿灭日军。
对于朝军的担忧,张学铭甚至都懒得去理会。
怕奉军借机吞并领土?
别开玩笑了。
只要朝军不撩拨奉军的胡须,张学铭还真就看不上朝军的一亩三分地。
再说了。
现在的朝军穷得要死。
一切都得从零开发,张学铭才没有那个耐心。
有着闲心。
都不如直接谋划,让几个省哗变,再去投入精力发展来的更快。朝军代表期期艾艾。
面对强势的奉军,最终选择了第二条。
弱者不配有外交。
只有强者甩出几个条件后,尽可能挑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
最起码。
选择第二条,朝军不用担心需要亲自上阵。
虽说朝军有心赌一把看看,想将日军部队赶出领土,可万一奉军败了呢?倒那时,日军绝对会睚眦必报。
11月21日,三省人民格外兴奋。
无它。
就在刚刚,奉天军部罕见发出通告,向三省各界公布了作战进度。
这件事情,还是张学铭亲自定的。
昨夜张学铭做了思考。
同日军的战争也打了接近三个月。
虽说一直将战争地区控制的很好,尽量控制在三省之外,可对民众还是有不小的影响。
从刚开始了激动,逐渐平静,再到担忧。
不知道作战进度。
些风言风语,随之也就多了起来。
奉军军部通知方式简单至极,直接在各城热闹的区域,全部贴上了醒目的大字报,就如同封建时期通报一般。别看形式简单且朴素。
可大字报上的内容,却一个比一个惊人。
条比一条令人骇然。
奉天军部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两名灰色衬衫装扮,带着黑色礼帽的两人,快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