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
第二道防线战役的进展,出现了重大转折。
关东军在经历过第一道防线战役失败后,确实及时调整了战术和进攻策略。
毋庸置疑。
这种改变确实是成功的。
最起码。
在奉日两军全面交战的初期,日军只有被打的节节败退的份儿。
从辽东半岛第一道防线算起。
北起盖州城,一直到庄河城战役,几乎都是奉军摧枯拉朽的结束战斗。
没有一次是例外的。
虽说奉军的部队人数,要远远少于日军。
可凭借着有量的装备,以及恐怖且充足的火力,不断压榨着日军的生存空间。
没办法。
关东军虽然在辽东半岛经营多年,可辽东半岛实在是太大了。
来自弹丸小国的关东军,自然会很头疼。
只能二者取其重。
将关东军司令部驻地的大半区域,也就是沿海的半块地区着重经营。
虽说是这样。
可作为辽东半岛门户的第一道防线,关东军也是没少耗费精力和心血。
毕竟。
打通第一道防线,就意味着奉军能长驱直入。
可结果呢?
面对奉军层出不穷的重火力,日军短短几天就被打到了预备第二道防线上。
正常战役,奉军都是在压着日军打。
可到了战役后期。
日军及时转变了作战策略和重心,选择利用人多优势打填海战术。
很成功。
哪怕张学铭都肯定。
辽东半岛战役后期,日军的转变是成功的。
最起码。
第二道防线搏命式的打法,让奉军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否则。
张学铭也不会动用仅有的十枚温压弹。
这东西,可都是镇军之宝。
不过。
用了就用了,张学铭也不心疼。
毕竟奉军的镇军之宝,可不止温压弹一种。
选择使用温压弹。
无非是这是最好的时机,可以利用温压弹结束第一阶段战争同时,能对敌军造成最大伤亡的炸弹。
第二道防线的战争基本就是已经落下帷幕。
十枚温压弹不仅炸死了数万名日军士兵,更是吓破了日军士兵们的胆量。
信念和心理防线,被打成了碎片。
奉军在温压弹落下后,发动冲锋的那一刻,整条战线上的日军士兵,早就吓破了胆,哪里有反抗的勇气。那天的场景。
用李文龙的话来说就是,漫山遍野全都是鬼子背影。
多到一眼望不到尽头。
是的。
当温压弹爆炸过后,奉军发动冲锋瞬间,日军整条战线就溃败了。
还管什么军令如山不如山的。
每一名士兵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都,跑起来一个赛一个快。
最终。
叶百门总指挥当即下令,不予追击。
穷寇莫追。
再说了,这群日军士兵肯定是要一路讨回关东军驻地。
奉军毫无准备贸然追击。
万一要是被敌人设伏,那才出大事了呢。
况且。
辽东半岛第一第二防线,远没有关东军腹地工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