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还应该再设计出一些多余的容积容量,才可以用来应付紧
急情况。
比如说自己的士兵身陷重围怎么办?难不成要和这群包围过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吗?
如果在以前普通战场上的倒没什么,毕竟也确实没有其他路子了:支援远远不
来,自己弹尽粮绝还是周围人多势众,自然没有其他办法。
但是有了机动装甲,有了一套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武器,还不能够挽救士兵的
生命的话,那这花费了巨额资金研发出来的又有什么用处呢?
所以在真遇到了这种紧急情况下,按照苏修的预计,这种机动装甲能够进行二
次超载,有一个独立的模块,可以让机动装甲的速度再次大大提升,然后迅速突出
包围圈。
再或者,追击敌人的时候,就差一丝丝就能够追到敌人了,这个时候,是因为
机动装甲没有相应的超载系统,或者说独立的加速系统,导致把即将到手的鸭子放
飞了出去。
那恐怕也会让大家后悔,痛恨到不知什么程度。
而这只不过是战场上最普通不过的两个缩影罢了,苏修将其讲述出来之后,瞬
间又说服了大家。
大家一个一个心情很好,一个一个兴致勃勃的讨论了起来,这种情况下该用什
么样的方案。
“要不再将超载系统改一下,必要情况下三套能源系统全部同时运转进行百分
之三百甚至更多情况下的超载,全功率输出增加速度?”
知道确实是个方案,但周老和杨老却是同时在心底,心算了一下,最后立刻给
出了答案。
“不行,这样的话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持续性也大大降低了。”是周老说
出来的话。
而杨老的声音也是响了起来说道:“就算超载百分之三百五十左右,最坏的情况
是回去之后三套能源系统全部崩溃,整套装甲也是没用了,而且速度最多能提到每
小时一百五十五公里勺。”
“根据数据方面的估算,这样下来最多能提升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但是三套
能源系统全部报废,持续时间更是掉落到二十分钟”
杨老说到了这里,就没有再继续往下说下去了,但周围的大家却一个一个都明
白过来: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却是提升了这么点的速度,这确实是太亏了。
只
尽管战场上每1公里的提升都很重要,但是这也得考虑基本的性价比
更何况他们都是一群完美主义者,极限主义者,所追求的就是人类所能抵达的
极限,工业所能达到的极限和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像这种明显还能够有更好的方案去进行替代的小方案,明显不会被他们通过。
“要不”很快就有一名专家提出来了新的方案,大家又陷入了思考当中,至于
周老和杨老又是在心底没算,最后抛出来了一堆数据。
看着在眼前的周老和在视频里面的杨老,苏修,有些没反应过来,最后戳了戳
自己旁边的一名研究员,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