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
朱标身穿赤红圆领窄袖九章衮服,跟在朱元璋身后,朝御书房走去。
身后跟着一群的宦官、宫女。
“真是没想到,海贸的利润如此大。
“着实是太夸张了。
“那些番邦小国为何会如此喜欢我们大明的货物?
朱标的脸上残存着吃惊。
朱元璋身穿黄色衮服,双手背在身后,往前走着,笑着说:
“标儿。
“咱们大明地大物博,物产如富饶,而那些番邦小国的领土狭窄,物产稀少。’
“何况,咱们大明的瓷器、茶叶、棉布等物,无一不是上品,其工艺远超那些番邦小国,受那些番邦欢迎,这很正常。
“恐怕那些番邦小国,还未见过这般精致的物品吧。
他的语气中浓浓的自豪。
朱标恍然。
嘎吱一
宦官上前,推开御书房两扇厚重的门,发出轻微的响声,推开门后,他们立在两侧垂眉顺眼着。
朱元璋迈入门槛,脚步却停了一下,扭头朝旁边的宦官道:
“去,将刘伯温叫来。
“是。
宦官应道。
而后派人去寻刘伯温。
御书房。
朱元璋和朱标正在谈着刚刚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刘伯温就来了。
“臣,参见皇上。”
刘伯温拱手行礼。
他头戴乌纱帽,身穿绯红色的官袍,腰间束着玉带,脸上蓄着胡须,看起来十分沉稳,古井不波。
“先生,无须多礼。
“起来吧。
朱元璋坐在案桌后的花梨官帽椅上,而太子朱标站在一旁。
刘伯温暗中打量着现状。
有些弄不清楚朱元璋为何叫他前来。
难道是为了刚刚在朝堂上的事情?
莫非是杨宪?
他眉头微微皱起来。
刚刚在朝堂的时候,杨宪表现得太积极。
若杨宪与他无关还好。
偏偏他是杨宪的老师。
刘伯温暗自揣摩的时候,朱元璋开口了。
“先生,咱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先生。
“你觉得杨宪如何?
“现在左丞相一职空虚。
“咱觉得杨宪不错,想要提拔他担任左丞相。”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咱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朱元璋漆黑如深渊的眸子落在了刘伯温的身上,似乎不含任何的情绪。刘伯温垂眸,道:
“皇上。”
“臣认为杨宪不适合为相。
朱元璋面露诧异。
没想到刘伯温竟然这般说。
杨宪是刘伯温的徒弟。
他本以为自己要选杨宪当左丞相,刘伯温应该极力促成此事,却没想到刘伯温竟然这般说。
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站在:一旁的朱标也面露古怪。
朱元璋的食指点了点桌子,视线时不时落在面前低眉顺眼,看似态度恭敬的刘伯温身上,沉吟了下,问:“先生。
“为何你觉得杨宪不适合为相?’
“皇上,臣是杨宪的老师,杨宪如何,臣知道的一清二楚。”
“杨宪那是空有丞相之才,却没有宰相的器量。
“故而臣认为杨宪不适合丞相之位。
刘伯温的态度十分诚恳。
“咱知道了。
“先生先下去休息吧。
朱元璋询问过刘伯温后,主动将人打发走。
刘伯温踏出御书房,眺望远处的晴空,满脸心事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