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然。
“杨宪只不过是个贪功冒进之人罢了。”
胡惟庸说道。
李善长诧异。
“为何这般说?
胡惟庸将杨宪治理扬州的事情全部告知。
“杨宪在扬州的大治,其实手段不堪。”
“他为了快速取得大治。
“逼迫百姓没日没夜的干活。
“并且张贴告示,恐吓百姓。
“让百姓返乡。
“若是百姓不按规定的时限返乡,将会被没收土地。”
李善长愕然,捋须的手一顿。
“没想到刘伯温的这个学生,竟然是这般货色。”
“看来刘伯温还真是看走了眼啊。”
“不仅如此。
“杨宪甚至还让仆役冒充他在地里做事。
“甚至,将朝廷的救济粮冒充丰收的粮食,充归粮库。
“至于第二年扬州丰收的粮食,是杨宪从商人手中高价买来的。”
胡惟庸道。
“你是说,先前殿试中,上位夸赞的扬州颗粒饱满的粮食,是杨宪买来的?!李善长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杨宪怎么敢啊!
正是因为那次殿试的粮食。
所以杨宪才能被朱元璋重用。
若是朱元璋知道这件事。
知道自己被杨宪蒙骗。
盛怒的朱元璋不将杨宪剥皮拆骨才怪。
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杨宪。
这次。
杨宪必死无疑!
“杨宪啊杨宪。”
“没想到你竟然落下了这么大的把柄。
“那么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李善长心想着。
杀意满满。
杨宪是他们的敌人。
对待敌人。
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翌日。
朝堂上。
文武百官皆在。
朱元璋坐在上方,听着百官上奏。
无非都是些琐事。
百无聊赖间,李善长站了出来。
“皇上。”
“臣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皇上。
“某些官员仗着权势,放肆为奸事,百姓苦不堪言,臣不忍,故而站出来。”
..................
李善长一副痛心疾首,悲愤不已的模样。
朱元璋疑惑。
李善长在闹什么幺蛾子。
虽然不知道李善长闹什么幺蛾子。
但朱元璋没有阻止李善长,让他继续演下去。
“爱卿。”
“究竟是何事?”
“启禀皇上。
“臣要弹劾左丞相杨宪,其在扬州所做的肮脏不堪之事!’
李善长沉声道。
胡惟庸也站了出来,和李善长一唱一和。
“臣也要弹劾左丞相杨宪!
“杨宪表面上是个贤吏。
“实则不然。”
“他根本就是个狠如虎狼的酷吏!”
“杨宪在担任扬州知府时候的政绩,全都是逼迫百姓没日没夜的干活逼出来的!
“寒冬腊月。
“杨宪逼迫乡民破冰下河。
“全然不顾乡民生死。
“致使两人冻死!
“为了修建城墙,杨宪强令妇孺老幼到临县砍柴烧砖。”
“两个月内,有四人饿冻死于荒野之中。
“杨宪手下的衙役。”
“几个月都领不到一文的俸禄。
“故而无法给病重的父母抓药。
“导致父母双亡。”
“然而,杨宪竟然还让各级官吏捐献俸银,他拿着衙役的血汗钱,全都用在了建设扬州,给自己添加政绩上。”
“杨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扬州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衙役也苦不堪言!”
满朝文武听到胡惟庸的弹劾,惊呆了。.........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