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怏看着李忱突然转变的神情,长沉了一口气,“那桩案子,我心中的确是有愧疚,太子恒当日所邀的人其实是我,然当时,我因吃了一块西域进贡的酥点与南方进献的雅梨而腹痛难耐,太子盛情难却,我便想到了你。”
“而后…”李怏再也无法开口。
而后的事,李忱记起来了,但她却只能以兄长的口吻说出,“而后,我跟九娘说,太子殿下有一艘漂亮的画舫,可以带我们去游湖,可是九娘生性胆小,她拉着我的衣袖,说她害怕水,我说…”泪水滴落在了棋盘上,李忱的声音也越发哽塞,“没有关系,阿兄会保护好九娘。”
看到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十三郎如此,李怏满怀愧疚的抬起手,随后为李忱躲开。
“所以我很愧疚,也很抱歉。”李怏低头道,“但我想说的是,沉船事件我毫不知情,也从未想过与太子恒争夺储君之位。”】
“这世上比恶行更让人厌恶的,是伪善。”心有触动的李忱,双目微红,“边镇兵败,武库失火,长安异动…”
“从你来到华清宫,心事就越发沉重了,是因为这里有你儿时的记忆,所以你对那件案子,也越发迫切吗?”苏荷从温泉中起身,裹了一件外袍推门出来。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李忱回道。
“你查了如此之久,心中难道还没有定数吗。”苏荷又道。
“我还没有找到破局之法。”李忱说道,“如果能够找到旧东宫之人,那么一切答案都会揭晓。”
“你找了一年之久,心中就没有可疑之人?”苏荷看着李忱说道。
“有。”
“谁?”苏荷问道。
“七娘还记得,消寒会上与我对弈的那个人吗。”李忱说道。
“你是说那个假面?”苏荷问道。
“如果是他,那么我的猜想就能证实,但如果不是,一切就会回到原点。”李忱道,“我便浪费了整整一年光阴。”
“长安城这么大,可疑的人如此多,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把重心放在一处呢。”苏荷有些不理解,“你既然怀疑,那就索性将人绑起来质问一番,何必这样弯弯绕绕,浪费时间呢?”
李忱坐在轮车上,整个人都楞住了,在茫茫人海中想要找到答案,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无疑是最好的,但他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
“有的时候,你顾虑太多,反而会失去。”苏荷又道,她看着李忱,“就像你选择离开长安,跟随圣人来到华清宫,你想看清敌人背后的动作,可是你光靠那些人,又怎么能够看清呢,既然已有疑虑,不妨大胆去做,即使是失败,也比遗憾要好。”
想到在自己走后,失去了叮嘱的文喜,竟一连跟丢了几次目标,李忱如梦初醒,她看着苏荷,忽然发笑,“七娘一语惊醒梦中人。”自以为博闻强识,一切都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人,却不曾想,到头来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苏荷挑眉,只觉得李忱背负的心事太过沉重,整个人光是看着便无比压抑,“我是认真的。”她严肃道。
李忱声止,苏荷拽着身上宽大的袍子走到庭院中,“你看,咱们到华清宫已经有一个月了,这里气候温润,来到这里人,没有一个不是尽情享乐的,只有你,整日都在想着天下事。”苏荷旋即又看向东侧的太子汤,“或许还有旁边那几位。”
“你当初只想查案,为母兄求得公道,口口声声说着不在意,其实你比谁都在意。”苏荷又道,“因为你身体里流着李氏的血。”
这样的话,从苏荷口中说出时,李忱的确有所震惊,因为同样的说,她对张氏也说过。
这就说明,苏荷能够看透李忱,李忱低下头,眼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不一样的神情,那是没有把握的恐惧,“谁也不知道,如果长安真的乱了,天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唯一可以的肯定的是,我再也无法找出真相了,我既要真相,也要天下太平。”
苏荷看着她的孤独的身影,缓缓靠近,而后将手搭在她肩上,俯下身小声道:“掌控乱世最终要靠武力,所以马背上的一切,我会替你做。”
作者有话说:
相互撩拨
唐玄宗开始,儿孙都是没有权力与实封的,太子的东宫也是虚设,太子是不住东宫的,而是跟着皇帝住在东边的院子,称少阳~也不会监国。
文里不会全部照搬,除了没兵之外,这个东宫太子还是有一些属官的(文官班底)左右春坊等
第79章 长恨歌(三十三)
天圣十年冬, 斗鸡殿传来了欢呼声,皇帝带着张贵妃与亲从官们斗鸡取乐。
其中皇帝的斗鸡为侍卫官卫应物为之挑选,连续多日, 这只斗鸡都未尝败绩, 皇帝高兴之下重赏了卫应物。
这使得同僚纷纷投来夸赞,“卫郎可是好本事, 不仅精通诗词,连这斗鸡都如此厉害。”
亲从官中有卫氏故交, 遂笑道:“斗鸡走马算什么,咱们卫郎在长安出名的可不单单是这个,关中望族, 风流子弟, 当数卫郎,世家贵女, 哪个不知,谁人不晓呢。”
十一月初,皇帝又于按歌抬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