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一切尘埃落定,杨坚还不放心,怕在这动荡的时候,再惹事端,让闻书玉徒增烦恼,又让护城军在整个皇城之中,在行搜捕一遍,最后还安抚了城中百姓,也张贴了告示,告诉百姓是有前朝余党想要趁皇上驾崩,太子未登基之时,谋反肇事,打击文泰朝,否则国将不国,民不聊生,还让百姓不要遭受蛊惑,祸及他人。
此告示一出,本来担惊受怕的贫民百姓,也放心了下来,哪家里有出去跟着一起闹事的平民,还被数落一番,不敢出门。
杨坚这一招用的好啊,哪个百姓不想过安稳的日子,哪个百姓不想没有战火国富民强?他正是抓住了百姓的这一心思,无论之前这十日来被杀戮了多少人,那也都是想要反文泰朝的,想要让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的罪人,本来的担惊受怕,现在变成了意正言辞,本来说朝廷乱杀无辜,现在却说是保家卫国!
这就是民心和手腕的变通,不得不说,杨坚做的可谓淋漓尽致。
皇宫之中,闻书玉在听到了平凌侯杨坚的做法,心中忍不住暗暗称赞。
杨坚却是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很擅长拨动人心,这种感觉更类似于皇帝的帝王之术!
在闻书玉眼中,如果不是杨坚有些桀骜不驯,浪荡不羁,很是由着自己的性子,那么杨坚可是很合格的帝王之选!
闻书玉摇了摇头,挥去了脑中不切实际的想法,闭上眼睛休息,最近真的是太累了,似乎有一种前世那垂帘听政的感觉。
顺利完成任务的杨坚,直接进宫找闻书玉去了。
这次找闻书玉算是私底下的事情,没有在大殿里,只是正巧碰到闻书玉在御花园的荷花池边。
“皇后娘娘好雅兴,臣
可是不负所托,为了皇后娘娘费尽了心力,本来需要半月的事情,十日就完成了,就是杀戮多了一些,臣可是杀到手都软了。”杨坚笑意盈盈的看着闻书玉,虽然嘴上说着皇后娘娘的敬语,可是那眼神可是很放肆,没有什么尊敬的意思,闻书玉也懒得和他计较,知道杨坚平日里就是那么一副浪荡不羁的模样。
“平凌侯辛苦了,哀家会禀报给太皇太后的,只是近日来太皇太后身体不适,待到太子登基后,定会论功行赏的。”闻书玉这也是说的场面上的话。
“论功行赏就不必了,只是皇后可还没有忘了,上次就在这里发生的事情?臣可是被你推入了这荷花池中呢!”杨坚笑意更胜,一步一步走近闻书玉,眼睛里闪烁着一丝丝的温柔。
闻书玉轻咳一声,示意杨坚不可如此放肆,怎能离她那么近呢!
杨坚就像没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直直盯着闻书玉。
闻书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受不了杨坚这样咄咄逼人,也流露出了之前一起出宫时候的样子。
“杨坚,你想怎样?这里可是皇宫,不是说太子即位,论功行赏吗?你还在这里和我说什么。”闻书玉嘟着嘴,气急败坏的看着杨坚,恐怕也只有杨坚,能成功的让闻书玉发脾气了。
“呵呵,我哪有说什么,只不过随意聊聊罢了,皇后娘娘以为如何呢?”杨坚退开,拉开了他和闻书玉之间的距离,眼中却掩饰不住兴奋的神采。
闻书玉当然看到了杨坚的眼神,兴奋?开心?这皇上都离世了,满朝文武百官不应该都是黯然泪下吗?即使真的不怎么在意,也会在人前难过的做做样子吧,哪里会像杨坚这样明目张胆的兴奋开心呢
!
终于打发走了杨坚,闻书玉感觉比带兵打仗都要累。
在杨坚平定前朝余党的这段时间里,皇上已经入驻皇陵,也经过了三日的国丧期间,明日正是新帝登基的日子。
怎耐现在太子年幼,尚且未满周岁,登基之日,只能由皇后闻书玉抱在怀中,接受群臣朝拜。
翌日,正是太子登基的日子,也是文泰朝的重大事件。
皇后闻书玉一袭白衣,怀中抱着当今太子楼怀济,一步一步走上了高台大殿。
随后稳坐在高高的皇位之上,接受着群臣朝拜,这其中当然还有杨坚和虞定文了。
随后祭天**开始,随着长长的祭天文书被宣读了出来,总之闻书玉怀中的太子楼怀济,也就是现在的皇上了,一直安睡在闻书玉的怀中。
直到**结束,皇上楼怀济才悠悠转醒,却啼哭了起来,闻书玉一见,怕是饿了吧,随后把楼怀济递到了奶娘的怀中,吃上奶,遂老实了许多,也止住了哭啼。
结束后,闻书玉去了慈宁宫。
“皇祖母,现在皇上年幼,这垂帘听政一事就交由皇祖母吧!”闻书玉亲切的挽住了太皇太后的胳膊。
闻书玉的说辞,让太皇太后有些诧异,一般来说,皇上年幼无知,都是皇太后垂帘听政,虽然闻书玉刚刚当了皇后没有多久,可是这皇上一驾崩,闻书玉确实就成了皇太后了,只不过闻书玉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子而已,太皇太后也是心有余悸。
“玲珑,小皇帝年幼,按理来说都应该是皇太后垂帘听政,皇祖母也知玲珑尚且心智还未成熟,怕贸然接此重任,有负我文泰朝,可是如今皇祖母也是一把老骨头了,还真是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