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吴砦传说之拯救秦腔

第二十三章 修路风波

   网站最新地址为 m.22ff.c露b

   秦守仁从吴砦乡政府开完会回来,立即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是新任乡党高官赵剑锋在乡党委乡政府扩大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

   这次县政府调配工作,领导照顾他,把他分配到全县最抢手的镇上当一把手,他却主动要求回到老家吴砦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赵剑锋在会上向大家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要乘着这次西部大开发的春风,要让吴砦乡十八村村村通路通电,让家家过上好日子。

   秦守仁把赵乡长的话第一时间传达给大家,讲得声情并茂,激情四射,似乎在他眼前已经铺就一条康庄大道,从秦家村经吴砦城直通310国道,一辆辆农用车、面包车、小轿车开到了家门口,乡亲们走亲访友、下地干活不再只靠两条腿走路,不再肩挑背驼,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恣睢的过日子。

   对此,大家的反响并不热烈,因为历届乡领导口号喊的一个比一个响亮,说得夸张的一张口都能把牛吹上天,但最终却都是放了一颗烟雾弹,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谁不知道吴砦地处秦岭山脉北麓林缘区,除了沿河几个村庄地势稍微平坦一些,最近两年又通了国道,其余村落无不山大沟深,七拐八弯,地势陡峭,修路比登天还难。

   秦守仁当然理解大家的心思,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都得替子孙后代好好想一想。赵乡长跟他是初中同学,他们同桌两年,对于赵剑锋这个人他是比较了解的,他绝对不是信口开河,忽悠大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牛马。就咱们那几把撅头,下辈子也不见得能在秦家村修一条盘山公路。依我看,大家伙儿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回家多陪老婆睡会儿觉呢!”说这话的是张宝民的爸爸张大拿,他这话一出不由逗的众人哄堂大笑。

   有人打趣说,怪不得你家宝民在学校不好好念书,原来是想着媳妇呢!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说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子不教父之过之类的话来嘲讽张大拿。

   张大拿急红了脸,便和众人争执了起来,互相说长道短,把彼此挖苦的面红耳赤。

   眼看这会议便没法再进行下去,也是因为大家都不拿村长当干部,以为守仁新官上任三把火,开这会也不过是走走形式。

   守仁忍无可忍,不由一拍桌子暴跳如雷,大吼一声“你们几个不想开会就给我滚出去!”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会场里顿时也安静了下来,守仁阴沉着脸,他发怒得样子着实有点吓人,很多人都默默地抽起了香烟。

   守仁调整了一下情绪,语重心长的同大家讲起了道理,他知道有些人觉得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了,已经习惯了,虽然种地是辛苦些,可也丰衣足食,无忧无虑,没必要瞎折腾。但是,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国家最终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别说秦家村比东南沿海城市落后多少,就吴砦城里的生活都足够大家羡慕的。

   别的不说,就说自家婆媳和子女到乡里去赶集,一大群人守着亲戚家一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从早看到晚,眼睛都不眨一下,做梦都是《白蛇传》、《西游记》、《三国》、《七侠五义》、唱秦腔,当孩子问你咱家啥时候能通上电,能看上电视的时候,你心里酸楚不酸楚?

   吴砦城里家家拉上了自来水,一拧水龙头直接流进了厨房里!咱们呢,大老远到山沟里去挑水,费时费力不说,遇上阴雨天挑不来水就得喝房檐水。不知道大家对此作何感想?

   不仅如此,现在的秦家村娶媳妇已经成为了大问题,姑娘们一个个远走高飞,不愿意到这山穷水尽的地方来生活,咱村三十岁以上的光棍是逐年增加,日子过得没滋没味,难道就不想有所改变?要想富,先修路。不修路,那么粗重的电线杆子根本没法拉到山上来。不修路,就通不了电,通不了电咱就得背着粮食到吴砦去磨面。不修路,就拉不了自来水,只能大老远去挑水吃。不修路,咱们一辈子就只能困在这山沟沟里头。

   大家都说这路难修,修路难。我就想问问你,现在干啥不难?我就不信,当年“愚公”把那么一座大山都能移走了,咱们这么多人就修不通一条盘山公路!

   秦守仁一番苦口婆心,入情入理的道理讲下来,众人都听得沉默不语。大家心里各自盘算着,有人怕出力,有人怕出钱,有人担心耽误了地里的庄稼,毕竟这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修通的,可能要一年、两年、三年五载、甚至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修不通。

   这么重要的会议自然少不了一个人,这便是财神李公明,这老头最爱鸡蛋里挑骨头,专门给领导找茬,虽然他已经退休多年,但在秦家村的影响力还在,由于动不动就爱上访,因此历届乡村干部都对他敬而远之,惧怕三分,不过他并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是等到最后提出一些非常刁钻尖锐的问题出来,往往令领导下不了台。

   今天这会议便暗流涌动,因为大家都知道秦李两家的矛盾,李公明铁定是要给守仁出难题。

   果不其然,会议快接近尾声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财神爷发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