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馆里,李欢有兴趣的翻译小说,早在高一那年,全让她看遍,加上高二课业变重,李欢已经不在课堂上看小说。
而且多长一岁,也比较懂得尊重老师。
到了高二下学期,李欢成绩趋于稳定,在班上的成绩,一直维持第一。
期末考的各科考卷,到了这堂物理课,已经全部发还给学生。
教室里,气氛凝重,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不太好看。
詹顺顺为了激励学生,决定让大家听看看成功的案例。
她看了看李欢,和蔼的呼唤她的名字,"李欢!"
"是!"李欢有礼的回复老师。
"跟大家说说,书要怎么念吧!"
詹顺顺长得一脸理科生模样,戴副黑框眼镜,耳下三公分的短发,脸上少有笑容,但对学生说话,总是客客气气,没有老师的架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能教到你们,是我的荣幸!"
她时常这么对学生说。
"能进来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在国中时期,想必都是佼佼者。"
"现在,你或许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取得好成绩,但是不要忘了,你是跟一群非常优秀的同学,一起努力!"
"就算排名落后,但是跟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你们依旧是遥遥领先,前提是,不要放弃自己,只要尽力,撑到最后,考上理想大学,绝非难事!"
詹顺顺是两个孩子的妈,自己当学生时,也是一路顺遂,同时也是这所名校的校友,说起来,还是这群女孩的学姐!
只是那段学生岁月太过遥远,读书方法她也跟学生分享很多次,想来学生听到耳朵都长茧了。
今天趁此机会,让李欢来说,或许更加合适。
"啊?!"李欢在心里想着:"书要怎么念?这是什么问题!"
对她来说,这是个大哉问!
同学们齐齐将眼光投向李欢。
在众人的注视下,她被迫起身,说道:"就……"
大家期盼她说出来的方法,犹如醍醐灌顶,好让自己在下一次的考试成绩,能够突飞猛进。
"就……读啊!"
对李欢来说,读书跟吃饭一样,是本能,无需刻意。
有人想过,饭怎么吃的吗?
就这样吃啊!
同学齐声哀叹,"什么啊!"
大多数人非常不满意这个答案,有些人甚至觉得,李欢有心藏私,不愿倾囊相授。
对李欢来说,出门在外点餐,比考试选填答案还难!
"吃饭还是吃面?"
"………?"李欢觉得不论饭还是面,都好好吃,问题在于会不会煮?能否煮的好吃?
"蛋糕要哪一种?草莓?巧克力?香草?水蜜桃?"
"…………?"李欢觉得每一种口味,都有它的特色,只要好吃,她都想尝试。
"面包要甜的,还是咸的?
"…………?"李欢常常吃完甜的,又想吃咸的,之后又想念甜的……
对李欢来说,选择食物,真的比数学和物理更加伤脑筋!
无奈,高处不胜寒!李欢觉得,老师丢给她一个难题。
这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后牵涉的意义,又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
她感受到同学投射过来,数十道的哀怨眼神,急中生智,随口一说。
"上课前,我会先看过,因为书都在手上,等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当复习了!"
其实,她并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只是觉得,一般人如果能这样做,对提升成绩,应该有用。
詹顺顺随即点点头,接着说道:"听到没!预习!预习!预习很重要啊!"
她非常满意这个答案,但这答案若由她说,没有说服力,让考最高分的李欢来说,更容易让学生信服
李欢含笑点头,一副[老师说的对极了]的表情。
她暗道:"都是因为老师教太慢,所以我上课也没在听,都自己看!"
明明两三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偏要九弯十八拐,层层绕绕,翻来覆去,每每让她听得瞌睡连连。
于是,她就在课堂上写起练习题,偶尔抬头看一下黑板,知道一下老师的进度在哪,以备老师随时抛过来的问题,她也能接。
"李欢!这题答案多少?"老师突然抛出问题。
李欢早将答案解出来,直接写到后面页数去了。
一经老师提问,她便能快速翻到同一题,从容回答,"四分之三!"
李欢都在该科课堂上,写同一科的作业。
因为看书的速度,比老师讲解还快,就当预习。
在下课前,写完所有练习题,就当复习。
回到家,就练习英听,以及……陪阿嬷看电视!
张贵樱也知道孙女考上的,是第一流学府,也曾奇怪,怎么不曾见到孙女比国中还用功?
她边看电视边问孙女,"妹妹啊!看完电视就九点了!十点就要睡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