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乐不思蜀不想马上就回安国去。dangkanshu.com
---------------
还别说,被这么一强化练习,一段时间后,琳琅居然也骑的像模像样了,那种感觉好极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琳琅接着就笑陶似玉大字不识两个,万一安国求和或者投降,那求和表都看不懂。
陶似玉好胜心起,缠着独孤玦要识字,独孤玦哪有那功夫?就算军务不忙,他也只想和琳琅一起躲在屋子里做喜欢的事情,怎么有空在陶似玉身上浪费时间?
于是琳琅毛遂自荐,独孤玦下命令,眨眼两人掉个了,琳琅成了师父,陶似玉变成了徒弟,顺带上那个不成器的个个女人都想要,可是忙来忙去,出卖了师父都没有沾到半点腥的乖徒弟——袁仓。
陶似玉看都到那些字就头大,琳琅说的唾沫横飞,再一看,这位已经梦游太虚了,袁仓那呼噜更加是震天响。
再下次,琳琅居然拿根荆条,徒弟睡觉,便抽。
抽的并不重,只是被那些士兵看陶似玉和袁仓学认字就已经是一个笑话了,再看着他们被琳琅抽破了衣袖的狼狈样,袁仓是个厚脸皮粗神经,无所谓,陶似玉这脸可没处搁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好热闹的一台戏
陶似玉知道这事情找独孤玦也没用,不如找爷爷。
她算错了。
陶大山见孙女和琳琅两人不再为了独孤玦斗来斗去,想这样,倒是小女儿家的情趣。
难得陶似玉有个琳琅这样活泼开朗,重要的是女伴,他高兴还来不及。
何况,现在战事不忙,老爷子那被琳琅的舞台剧吊起的胃口又来瘾了,总托人来问候王妃,还带些特产什么的。
琳琅猜着了老爷子的心思,大大方方地请老爷子来,嘴巴那个甜,开始叫老爷子,后来干脆就随了陶似玉叫爷爷。
陶大山一开始还推脱了两回,主要是王妃这么喊,他有些过意不去。
可是琳琅的确招人爱,而且琳琅几乎是求着他答应,独孤玦见琳琅与陶大山有缘,想着她在苍梧也无亲无故的,过年节也冷清,便代琳琅向陶大山表示了心意。
他开口,陶大山顺手推舟就应了声,惹得陶似玉唬了脸说他偏心,不过,她却准备了礼物往琳琅面前一送,以一种大姐的口气要她好好的讨爷爷欢心。
陶大山没有招到孙女婿却收了个孙女,而后名正言顺地隔三差五就回到将军府蹭舞台剧看。
而琳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独孤玦支持一切都好办,索性就拉开架势,搞起了舞台剧培训兼演出团体,象荣儿,袁仓,这是基本班底,而后程华芳,陶似玉,还有刘涛被拉了进来,再往后,一些士兵也来客串龙套。
最后的主意,琳琅自然就打到了独孤玦头上。
独孤玦开始是抵死不从,哪有堂堂王爷,还是三军统帅装模作样的去取悦于人,象小丑般的上蹿下跳的?
可是架不住琳琅软磨硬泡,床第间将他迷的七荤八素地设下圈套,迷迷糊糊的就被套了进来。
琳琅当然也不会让独孤玦失了威风,一般就让他友情出场一下,基本是本色演出地扮个王爷将军什么的,往高出一坐,台词也就那么几句:“本王……”怎么怎么地。
独孤玦半推半就了那么几回,觉得这事情容易,讨琳琅欢心也不费力,后来便自觉了。
然后,陶大山眼馋了,凭什么独孤玦上去了,他不能上?
这老爷子居然主动请缨,要上去过戏瘾,琳琅可乐了。
还批评独孤玦的觉悟没有陶大山高,这独孤玦郁闷的,对他来说,上至八十,下到八岁的,只要是男人就有威胁啊。
于是英俊高傲的王爷,闲暇时,也很努力认真的研究剧本,将那些小画册翻来覆去的看,慢慢就爱上了那些趣味横生的小人儿。
尤其那本《王爷春梦》,因为以他为原型的嘛。
-----------------------
琳琅想想在现代虽然什么舞美,灯光,场景的条件和她这个草台班子没法比,可是看看她手下这帮人,不是王爷就是公主,再差也是将军啊,多牛!还个个都得听她指挥,视她为专家呢。
剧本都是现成的,就是程华芳收罗来的那一堆画册,人家起初不愿意,当宝,可是琳琅遗憾地说,荣儿可喜欢舞台剧,非常卖力,还想给他们俩来点情侣戏什么的,既然三公主不愿意就算了。
程华芳傻了眼,最后成了她求着琳琅把这些拿去。看来这丫头对荣儿是真心啊。
这个将军府,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男女老少不分敌我,欢聚一堂,令那些冰冷的石头也有了生机。
--------------------
其实这段时间琳琅最花费心思的还是在独孤玦的身体恢复上,为了顾及独孤玦的颜面,她最多只带刘涛做保镖,趁独孤玦不备溜出将军府去,遮掩了身份去寻医问药。
火石镇附近的,但凡这方面有点儿名声大夫都被琳琅骚扰了遍,最后不得不往更远的地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