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实施新政
据说太后的身子越来越差了,昨夜受了凉,今日就在房里躺了一天了,太医看过了,说只是风寒,休息几日就好。宫里有人偷偷议论,太后的身子骨其实挺好,当年安贵妃为太后祈福遇刺身亡的时候就说是病重,但是现在先皇都已经去了,太后还活的好好的,所以这么个小小的风寒是一定可以挺过去的。
这是谁在嚼舌根谁也不清楚,只是宫里的一些人都知道这些话,慢慢的这些话进了太后的耳朵里,太后一听,两眼一翻,太医说已有些中风的征兆。
后来何誉应太后的要求去查传谣言的人,不过半月之后不了了之。太后的风寒好了,可是下半身却不便利了,去哪里都要两个人搀扶着。
因为太后的病情,莲衣又被叫回了太后身边,说起莲衣,皇上登基之后,这皇上之前名义上的侍妾却什么名分都没有,据说皇上与这位侍妾并没有什么牵扯,就连这侍妾的寝宫都没有进过,可见这莲衣也不是个受宠的。
倒是皇后与皇上的关系亲密,其实外界对皇后是平民的事并不怎么排斥,尤其是百姓,有位平民皇后是件令人自豪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皇后在西北事做出的贡献慢慢地传到了京城,什么为剿匪献计策、想出的治沙方法呀、以工代赈解决流民问题的事呀一件件传了回来,很多百姓对这位皇后是称赞的。
至于为什么都是说好话的,因为这些事是何誉有意让人流传的,这是叶子鱼作为平民稳定地位的重要铺垫。
至于被称赞的那位却是被夸的飘飘然,只差说——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好,都是大家的功劳!
先皇的丧事毕,很多事情要开始了,何誉利用先皇的力量硬是给朝廷注入了一批新鲜血液,现在是要这些新鲜血液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先皇在位时确实做过不少贡献,南国也繁荣昌盛,开始随着先皇老去,朝廷之事务有些也在慢
慢腐朽,官员们没了奋发的动力,只知道耍小聪明混日子,甚至很多人贪腐成性,搜刮鱼肉百姓。先皇也没了釜底抽薪的勇气,慢慢的求稳,只是朝中表面越发平静,里面腐朽的越发厉害。其中便有一个大老虎,这只老虎老谋深算,引的一群野兽在先皇忍耐的眼中作威作福,现在是开始打老虎驱赶野兽的时候。
何誉开始颁布与许多精明的官员讨论已久删删减减多遍的新法,其中包括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官员,关于这条刑法极其严酷,不过与此同时,朝廷提高了朝廷官员的月俸,使其足以养家,部分官员可以涉足商业,但是不准许用权利垄断,必须公平竞争,更不允许卖官位。
还有朝廷要缩减机构,不必要或用处少的机构删减或与其它机构合并,还要裁掉一部分官员,虽然南国现在冗官问题不是很严重,可是若是不趁早治理迟早会成大问题,而且朝中很多都是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没必要为这些人浪费财政资金。然后,何誉下令划一部分财政资金去练兵,兵不在多而在精,虽然他无意发起战争,可若是有人进犯南国,他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去防御。
然后何誉还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商业的法律,其中就包括叶子鱼说的专利权法。南国一向重视商业,可是关于商业的法律规范却不够完备,完备的法律可以使南国的商业更好更有序的发展。
最后,他还颁布了鼓励农业的方法,虽然不如现代有补贴,但是他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并且抑制甚至禁止地主吞并百姓的田地,他制定了余粮统一收购销售的制度,这是仿照叶子鱼在西北提出的关于种植瓜果的问题提出的。
自然,这些新政的推出既会有新生力量的支持,也会有腐朽力量的反对,所以朝中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丞相为首的腐朽法,一派是以舒铭和穆岑为首的新
政派,其中有一对尴尬的存在,那就是站在对立面的陈疆和陈启嘉父子。一方面陈疆对这个叛逆的儿子很失望,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在心里默默地为比自己有胆量的儿子自豪,只不过他不会表现出来,因为他已经和丞相绑在了一条船上,希望他的儿子有自由另寻他路。
何誉提拔上来的人很多都是年轻人充满着热血,很好的一面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不会因为腐朽势力的施压就放弃自己的报复,他们拥有就算头破血流也要坚持的热血。
因为新政的实施,朝堂开始活跃起来,不再像往常一样死气沉沉,很多官员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去推动实施和完善新政,当然其中必然也有反对的声音。
大王爷宇文涟早就在何誉一方吗,意外的存在感特别低的七王爷宇文晨也站在了何誉这边,只不过还是很少人注意到他。
四王爷宇文浩选择中立,可是他与丞相牵扯在一起就注定了他的阵营在哪一方,五王爷宇文泽或多或少对新政也有些支持,他本身也是厌恶腐朽事务的人,只不过碍于宇文浩,他选择中立,只能说被拉入腐朽阵营是他所不愿的。
宇文浩对他的选择并不是很忌恨,他理解宇文泽的性子,很多时候他眼里容不下沙子,他很厌恶丞相那帮人他也知道,他为了他站在中立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百姓对新政自然也是欢迎的,毕竟这些新政对他们都有利,只不过要推进实施阻力还是很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