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人皮鼓

079 一根刺

人皮鼓 梧桐树上栖麻雀 2078 2023-08-09 21:04

   林念慈十六岁,正是豆冦年华,青春萌动,不免搂~抱^亲~吻,索拥要春,女孩年少,也喜年少念慈,遂默许。其间夏珠也常伴姐房中,喊念慈大哥哥。

   男孩离家去远方求学,夏花姐妹尤其成熟得越发出众。二十岁的夏花在家服待家中老爷太大还有一痴傻哥哥。

   林家老爷一妻二妾,痴傻大哥为正妻所生,正妻周氏比较强势,在家中总是一言堂,别人不能违背她的意愿,就连老爷年龄大了,许多事都不理。周氏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想救的人,就算死了,烂了,变成了灰,她也要他从阴曹地府爬回来见他。

   她的傻儿子二十五六岁了,会想女人了。他常常望着熟透的夏花身材咽口水,喉节上下翻动,眼睛盯着象苍蝇盯着一碗生血。

   “老爷,念祖会想女人了”,周氏对林老爷说。

   林老爷也发现了傻儿子思春的情况,脑筋虽不灵活,但身体强壮如牛,想女人是正常的。于是托人去外面做媒。周氏给儿子说:“祖儿,你爸去给你说房媳妇好不好?”

   “好呀,好呀”,念祖拍手大笑,“我就讨夏花为老婆”。

   “夏花是你弟念慈房内丫头,怎么可以抢自家兄弟的女人”,周氏其实喑地里恨念慈母子,因为念慈聪慧,在老爷眼里是林家的顶梁柱。林念慈是林老爷第二个妾所生,二妾原是逸仙楼歌姬,林老爷化重金买来做了小。

   能够做歌姬自是色艺俱全,林老爷是文化人,曾是省城出名文化人,年老了才退居乡村养老,文化底子还在,非是一般乡野村绅可比。

   温媚儿琴棋诗书画样样拿得出手,深得林老爷恩宠,平日里林老爷只跟温媚儿缠绵唱和,不理会正妻周氏和大妾杨氏,两人恨得咬牙切齿。

   第二年,温氏生一男孩,星眸俊目,剑眉虎眼,且头脑聪慧,反应敏捷,林老爷遂把他捧为掌上明珠。

   自小学堂求学,老师夸之出众,高小省外深造,一步步林念慈成了他林家光宗耀祖的希望。二儿子出人头地,林老爷自是夸不绝口,有一日周氏失口说:“老爷别太忘形,念慈说不定是谁的种呢”。

   林老爷听了勃然大怒,大叫着要把周氏跟她的傻儿子赶出去,周氏自知逆了虎鳞,低眉地说:“傻儿子,可以说百分之百是你林家的正种”。

   周氏也不敢多话,林老爷怒意难消,找喳揍了傻儿子一顿。林念祖不知老父为何要揍自己,但身上负痛,自也知道绕着圈躲避。

   按周氏的意思,温氏在风月场所时便已怀孕,虽说林老爷那时便己包下温氏,但意外之事又有谁知。况且那段曰子老爷官场失场,闲居乡野心情自是恶劣,往昔在大城市,风花雪月日子过得逍遥,回村后烦闷便去县城逛逛烟馆,逸仙楼听听小曲。温氏便在哪时候认识的。

   林家祖上都是县上大户人家,林老爷上一代也是人丁稀薄,到他这一代也是单传。老父临死前嘱他要多纳妾,多生儿,让林家人才兴旺才是首要。正妻周氏除生了一个傻儿,然后就再无所出了。娶的第一个妾是铁匠出身,自小就跟父兄轮锤砸铁练就一身好体魄,臂大臀圆,原以为会生养三五个不成问题,殊不知林老爷耕耘了数载,那扁平的肚子就是鼓不起来。林老爷泄了气,加上官场不顺,一赌气干脆回乡窝居。

   回乡后,林家烨完全变成了行尸走肉,家里万事不顾,只往县城烟馆花巷混日子,三五个月混了一身赃病回家。并且传梁给了铁匠女儿身上,正妻周氏倒是没事,林家烨因为早已把周氏那口老窑荒废了。铁匠女儿是火爆性子,看男人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吵闹着要了林家烨一纸休书,回娘家嫁了一名郎中,第二年生了名闺女,隔一年又生了一对双胞胎。

   消息传到林家,更是让林家烨羞愧难当。好在后来他又迷上逸仙楼唱曲的温氏,人也好象突然焕发了生机,周氏也懒得管他烂事,她只顾傻儿子成长,管家中上千亩良田收成,家中佃户以及他们缴租情况。

   林家家大业大,也好在周氏精打细算,任凭林老爷在外面如何折腾,林家百年体面才得以不到。

   所以当温氏在林家第二年,离林家烨娶她进门不足八九月就生下一男孩时,就象一根刺扎进了她的心里。

   林念慈小时候也特别害怕大娘,因为大娘当着他亲娘的面骂他是小野种。温媚儿一直很温顺,对于她这个大房,一直是采取不正面交锋,能避就避,避之不掉她还有另一高招:在老爷面前哭鼻子。

   温氏对林家烨说:“别人不知,老爷你会不知呀,妾身跟你的时候可是黄花大闺女,虽说是风月场所,但我是宁死不卖身的,慈儿是谁的种老爷你心里不知么?”瞬时哭得梨花带雨。

   林家烨正告周氏,“以后再说念慈是野种,一纸休书定把你这娨妇休掉,还有你哪傻儿”。

   于是,周氏禁言了数十年。直到近日又因傻儿想娶夏花,她心不平,念祖比念慈太三五岁,念慈十六岁便有了压房丫头,念祖二十四岁了老爷才提替他娶亲。

   林家大儿要娶亲,方圆百里都知晓,人虽有点傻,但林家业大,娶进门后傻夫憨厚,只要闺女能干,林家始终还不是自已的。因此托人求媒,亲人熟人介绍的络绎不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