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微服私访,他在皇帝面前作死

第402章

   李世民突然想想,这一切都还是钱的问题啊。

   “姜兄弟,这朝廷若是想,赚更多的钱,可有办法?”

   “有。”

   有?

   这李世民眼睛一亮。

   “太原附近,有大量的黑金,埋藏很浅,地上一挖就有。”

   “那东西虽然能烧火,但有毒。”

   煤,古代是知道的。

   但是,很少开发。

   姜帆说道:“嗯,用来炼制钢铁,烧制水泥,刚刚好。”

   “另外,还可以用来做饭。”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尽管地上挖上来,不用什么钱,但工人的工钱,吃饭的问题,运输的问题,算下来,不怎么赚钱。”

   是啊,不赚钱。

   当地倒是可以用。

   “老李,树砍光了,雨水冲刷,这泥土就会跟跟着水跑了。”

   “这第一层的土,都是肥力高的土,如果被冲刷走了,以后地里就种不出粮食来。”

   “所以,朝廷应该规定,哪里的树不能砍。”

   “哪些地方的树砍一棵,就要种五棵。”

   李世民顿时直摇头说道:“百姓做饭,全靠这些树,朝廷若不让砍树,他们还怎么做饭。”

   “这是苛政,朝廷怎么能做。”

   西北,此时生态还很好。

   什么黄土高原,依然是树木青葱。

   许多地方,也没有荒漠化这一说。

   但,姜帆知道,这会快速的退化。

   姜帆不再提此事,他慢慢来,等有实际的证据再说。

   “过两年,我一定要将山西的煤给挖出来。”

   挖很简单。

   那有一部分煤,很容易挖。

   最困难的就是运过来。

   用马车运出来,成本也依然很大。

   姜帆想要搞铁路的。

   但是,他现在没有这个实力去搞。

   过两年看看情况。

   铁路其实没有航海重要。

   姜帆必须先搞航海。

   铁路运输,他可以在天津港到后世的京城做一条线,自己运营。

   “大航海啊,先做好航海吧。”

   李世民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这一年多来,大唐变化极大。

   李世民接着跟姜帆细谈。

   细谈到每个行业。

   钢铁,水泥,修路,到具体的地方。

   “姜兄弟啊,我想用两年的时间,将运河沿岸的县城,只要不超过二十公里的,全部修上水泥路。”

   这算下来,其实工程量也不大。

   因为,沿途的县城并不是很多。

   姜帆跟他一起研究。

   先紧要的修几条。

   今年上半年,太原到天津港的路就全部修通了。

   接着就是研究修哪一条线。

   姜帆让李世民从洛阳到太原,再修一条。

   两地也就四百多公里。

   算下来并不远。

   洛阳到南京的路,姜帆已经修了一段。

   这一段,姜帆会自己修下去。

   而姜帆又建议,从洛阳修到石家庄。

   将这一段段的路,慢慢的给连接起来。

   然而,李世民还是想先往西修,往玉门关修。

   玉门关外就是西域的地方了。

   李世民现在要为大唐的安全,从军事的角度看。

   玉门关已经到了敦煌这个地方。

   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已经非常的西边。

   姜帆想了想说道:“老李,晚一年修吧,此时,经济发展为先。”

   “不,如今大唐并不是没有后患。”

   “北边的已经解决了,西边仍然不平静。”

   “修西边的路,更难修,每年修一段。”

   李世民既然要修,那就修吧。

   姜帆懒得去管那么多。

   反正,东边的路不能停下。

   “姜兄弟,这长安,是否不适合作为国都,洛阳才更合适?”

   那是肯定的。

   洛阳周围,可是整个华夏的交通要道。

   洛阳的区位更明显。

   洛阳那地方,已经能进行河运。

   从洛阳,通过黄河,更容易跟东边进行经济往来。

   “老李,洛阳可以作为陪都,也应该好好的发展。”

   姜帆不能建议李世民迁都。

   洛阳,在汉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国都所在。

   而且两地不是很远。

   迁都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但,迁都是大事。

   短时间内,绝对不能做。

   在洛阳建都,能更好的管理东部的很多地方。

   李世民点点头,没有再说下去。

   他也看出来了,姜帆更中意的是洛阳。

   但,此时确实不适合迁都。

   两人从早上谈到中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