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微服私访,他在皇帝面前作死

第321章

   劝农。

   不是写一篇文章就可以的。

   写一篇文章,百姓看不懂啊。

   姜帆继续说道:“若只是这样,还算好的了。”

   “如果一些地方官员,乱来,乱指导百姓怎么种地,那就更惨了。”

   “一帮秀才,没种过地,还乱指导,到时候只会害苦了百姓。”

   “所以,文章也不用写了,乱来也不要乱来了。”

   李世民顿时觉得,那县令还能做什么?

   古代的县令,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帮朝廷收收税。

   其他的作为,真的有限。

   不为祸一方就不错了。

   “所以,要成立,懂农事的专业部门,成立农部。”

   “农部,有一帮专门懂农事的人,教百姓怎么制作肥料,怎么安排生产。”

   “另外,修水利的事情,也应该农部来规划,然后工部来实施。”

   “如此才科学合理。”

   “按照现在的产量,如果成立专门的农部,专门的人来学习,那么,到时候,粮食产量,能普遍提高。”

   李世民顿时觉得有理。

   能不能做到不要紧。

   姜帆不是准备了二十个人。

   那么,就让他们先去做。

   太子不是也跟着去了。

   回来之后,让太子找一个地方,去试试。

   如果效果好,那么就干。

   李世民又问道:“姜村长,这能提高多少?”

   “一年提高个两成,数年之后,应该能翻一倍。”

   “多少!!!!”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了起来。

   提高一倍。

   开什么玩笑。

   提高一倍。

   别说一倍了。

   提高个两成。

   那几乎都是税收了。

   这可是非常吓人的。

   李世民顿时呼吸都重了起来,吞了吞口水说道:“真的能做到?”

   “本村长,什么时候说出来的话,做不到了。”

   李世民倒不是怀疑,更多的是震惊。

   提高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至少,朝廷的税收能提高一倍。

   这百姓手中的粮食也能提高一倍。

   “姜兄弟,实在难以置信,怎么做到的?”

   李世民还是不敢相信。

   这太震惊了。

   姜帆点点头,知道他会震惊。

   “首先,就是改良种子,我已经找到了一些改良的种子,往后一直培育,一直筛选优质的良种。”

   “第二,就是肥料的改革。”

   “在南方,鱼米之乡,有两种办法。”

   李世民来了兴趣。

   这姜帆不仅办法多,而且还是两种办法。

   “第一,就是在水田里面养鱼。”

   “南方有这条件,水田里面不仅种植粮食,而且还养鱼。”

   “养鱼,这鱼的会肥田,他们吃东西,排泄东西,地里慢慢的就肥起来。”

   “而这鱼长大了,农民拿回去吃,或者卖钱,提高营养,提高生活水平。”

   还能这样?

   这也是这个时代,没有农药跟化肥。

   后世绝对不可能。

   在没有化肥农药之前,许多地方就是这样做的。

   “嗯,在农田里面,也能挖一些水塘,养一些鱼,田里也养鱼,这样好处很多。”

   李世民赶紧问道:“那第二种办法呢?”

   “第二,便是多养猪,像我,就要大规模的喂猪。”

   “这猪的粪便,可以集中起来,进行堆肥,跟各种稻草秸秆等等一起堆肥发酵,成为良好的肥料。”

   “这些肥料用在地里,能极大的提高产量。”

   “虽然猪能吃,但是不要紧,增加的粮食产量,够他们吃,这样,就等于白赚了那些猪。”

   什么堆肥,李世民不懂。

   但是,他知道,姜帆说的是真的。

   这样也就达到了姜帆之前说的。

   大唐的人,多吃肉蛋奶,肯定身体素质能超过草原的人,以后他们别想再随意南侵。

   欧美人高大。

   但,后世零零后,10后的身高直追了上来。

   这就是证据。

   以前,欧美畜牧业就比华夏发达很多。

   他们吃了上千年的肉蛋奶,比华夏的高大就正常了。

   但是,华夏也会慢慢的追上来。

   接着姜帆说道:“这其中,怎么合理的安排,需要很专业的知识。”

   “这是县令那种书呆子,世家子弟所不懂的。”

   “就算有个别的县令懂了,他们的事务很多,也不能一直在田间忙活着。”

   “这县令什么都管,但是什么都管不好。”

   “如今,成立农部,专门培训一批专业人才,指导农民,这不是很好的事情。”

   李世民惊喜的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