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摇了摇头,钱龙锡重新将精力投入到公文处理当中,至于常州府的事,他不打算掺和了,太危险。
对于皇极门内的几位阁老短暂的对话,朱由检自然不知道,他此刻正带着人,在城外巡视着。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份,北直隶的冬小麦已经成熟,开始了收割,大片大片的农田空旷出来。
有了宽阔的空间,陕西的灾民开始大批量踏入北直隶,他们将营地直接安扎在要修筑道路的两旁,白天修路,晚上宿营,沿着道路,滚动式的前进。
这样做虽然有点繁琐,但却不会耽搁对土地的二次种植,一般往年,小麦收割后,农民大都会种些油菜、白菜之类的,但今年却多了个选择,种玉米或者花生。
尤其是花生,是可以增加土地肥力的,被皇庄的人大力推广,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从皇庄流传到其他地方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突然来了兴致,打算在北直隶巡视一番,看看地方情况,而后,他也没跟谁打招呼,直接就出来了,至于内阁事务,暂时先压着,等他回去处理。
反正也就十天的时间,耽误不了什么事。
出了京师后在,朱由检也没什么一定要去的地方,就这么坐着马车,随意的在道路上逛着,非常的佛系。
咕噜噜!
清脆的车轮压路声不断响起,一支队伍在官道上驰骋着,平坦的道路,让马车少了很多的颠簸,坐在马车上的人尽管还有些震,但却舒服很多,可以长时间坐马车了。
这条官道是京师通往蓟镇的道路,非常的宽大,可供八辆马车并排而行,是典型的来回双向四车道马路。
这是在测试马路的平坦性,看看道路修筑的情况。
坐在马车上,朱由检掀开帘子,迎风吹拂,非常的惬意,他的面前有张茶几,上面摆着茶水点心,马车飞驰下,茶几上的东西竟然只是轻微的晃动,连杯子中的茶水都未曾洒出来,可见道路之平坦,到了何等地步。
道路两旁的农田中,到处都是已经收割完的田地,有的田地里农人还在忙碌着,有的却空置着。
见识了不同的风景,朱由检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尤其是新式的水泥马路,让出行都成了一种享受。
正感受着水泥马路的便捷,朱由检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水泥马路修好后,是要面向百姓开放的,而不是跟以前一样,只能是官道,当官的才能走,百姓不允许走。
既然是开放,那就涉及到道路的管理问题。毕竟水泥马路又不是坚固的无法破坏,走的人多了,自然会有损耗。
道路的修建是非常昂贵的,这笔钱支出了,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收回来,不然单靠财政支出,是修不了多少路的,最终修路的事业也会荒废掉。
在朱由检还没穿越时,小时候家里有辆摩托车,而当时,针对机动车辆,有一种税收,叫做养路费,一年交一次,那时候经常就有交警在路上堵路,查摩托车的养路费缴费情况。
这是他最早关于对道路收费的记忆,而后普通道路的收费渐渐消失了,最终只剩下了高速路的过路费。
正是基于这些记忆,朱由检也是打算对水泥马路进行收费的,只是因为驿部尚书郑三俊前去巡查木轨马车线路,而暂时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