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所以,尝试研发出更加优质的粮食品种,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叶知寒说完,会议室中所有人便思索了起来。
其实这些方向,他们也提出来过。
但方向毕竟只是方向。
就好像碰到了一道数学难题,鼓起勇气去问老师,结果老师只给了你一句“用微积分去做”时的感觉。
看到题目,我就知道是要用微积分去做。
可问题是不教会我微积分的话,我怎么也做不出来啊。
现在也是,耕地开发的问题,叶知寒给出了解决方法。
但结果也说了,用这种老方法来增产,代价是投入一倍的劳动力。
而真要解决,还是要创新。
可怎么创新,才是所有人头疼的真正地方。
“我有一个大胆的幻想,”叶知寒道:“当然,只是幻想,可能不切实际,大家可以先听听,”
“有没有可能,通过嫁接或者突变,种出像西瓜一样大的玉米,或者像花生一样大的大米?”
好嘛。
本来所有人只是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希望大名鼎鼎的五院叶院长带着他们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怎么也没有想到,叶院长直接带着他们轻功水上漂。
直接把他们全淹死在海里了。
“叶院长……这个太不切实际了。”李书成部长也有些尴尬的回应道。
西瓜大的玉米……
所有人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
恐怕除了齐白石老先生,应该没人能做得到了。
更别提哪怕是一向以栩栩如生的齐老先生,也很难把不存在的东西画的栩栩如生。
“叶院长的想法……当然是很好的,但这个恐怕不太现实。”
“嗯,我们还是会想办法的,感谢叶院长的出谋划策。”
会议室中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尴尬且不失礼貌的附和道。
一个青年小声说道:“老师,叶院长的畅想虽然不现实,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年长的学者低声道:“会下再说吧,别在这么隆重的场合提,给叶院长保留面子。”
“哦。”青年应了一声,随后低头写起了什么。
叶知寒听着会场中所有人的应和,也知道自己的异想天开,随后又道:“当然,最后还有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提高粮食产量,说白了是为了我们自给自足填饱肚子,如果单位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的粮食重量比较低,那我们就种植红薯、土豆这种单位面积重量比较高的农作物。”
“大不了我们这五年不吃白面,不吃米饭,我们就吃红薯,只要把这五年熬过去就行。”
所有人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倒是一个办法。
但确实寒碜。
如果所有庄稼只种土豆、红薯,勉强可以自给自足,保证温饱。
但如果五年只吃土豆、红薯,就怕会不会造成什么营养问题。
李书成部长道:“这个作为备用方案,我们争取把主粮产量提上去,如果实在没办法的话,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说完,李部长带头鼓起了掌:“感谢叶院长的真知灼见和重要建议,我相信农业部一定会成功完成任务!”
接着,所有人也都纷纷鼓起了掌。
叶知寒也不是傻子,他知道,现在五院是国家最为重视的一个地方。
而农业部的任务能否完成,求谁都不好使,求五院最管用。
只要叶院长真的把开垦耕地这件事放在心上,那他们无疑可以减轻不少压力。
会议结束之后。
李书成部长亲自送叶知寒离开。
一路上也没聊什么,就是单纯的诉苦。
叶知寒心知肚明,也再三向李部长做了保证。
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即便他不提,叶知寒也会放在心上。
如果粮食问题不解决,那什么都是徒劳。
如果预估的不错,南海的丑国军舰上粮食援助法案应该也完成了签署。
他的脑海中也能浮现出丑国航母舰队浩浩荡荡驶离的画面。
远洋舰队撤出南海,这明明是百济战争丑国作为战败国的代价。
可此时丑国舰队的离开,却充满了得以和高傲。
哪有一点失败者的样子。
非常气人,又无可奈何。
叶知寒道:“这五年,就辛苦农业部的各位同志了。”
李书成部长郑重道:“把饭碗牢牢端在咱们华夏人自己手上,这是农业部所有同志对国家的保证,鞠躬尽瘁,莫敢懈怠。”
叶知寒坐上车,和李部长告别之后,便离开了。
嗤——
汽车刚过路口,一个青年突然从路旁冲了出来,挡在车前。
猛烈的刹车,让叶知寒的心脏都差点蹦出来。
那愣头青手掌攥着一个本子,快步向叶知寒的车门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