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征战天下段业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遥控(2)

征战天下段业 白凝霜 2074 2023-08-09 00:54

   这种新型的车架,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运输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加,那不消说,想要大量从凉州套购物资的慕容家族,那是一定需要,这就等于说段业顺便再赚了他们一笔钱。这就是横财,可以说,是不赚白不赚。

   另外,既然这种车架,是标准化生产的,那么零件也就掌握在凉州手上,到时候如果需要的话,这些看起来万里山川,如履平地的车架,其实也很可能成为一堆废木。

   部署完了这些事情,段业本来以为,在他成亲前,应该不会有啥变故了。

   这天晚上,段业接到了苻宝的一封信,信很短,加起来可能不到一百个字。但是段业看完了之后,可以说是心潮澎湃。

   这封信,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一切都听段业的。

   这绝不是有关爱情的盟誓!说严重一些,这是苻宝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关键的抉择!这表示苻宝愿意为了段业,选择和家族,和民族,和帝国来决裂!

   因为,一旦段业和苻家,和大秦帝国有了冲突,作为段业的女人,她就不能再居中不管,她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选出一边来,这是她作为王室子女的宿命,想要骑墙那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无论她做出什么选择,那都是正常的,如果苻宝真的选择了和家族站在一起,其实这也没什么,段业绝不会因此就在意。

   可是她还是选择了自己,选择了爱情,这怎么能不让段业感动呢?

   这一刻,段业也在心里暗暗盟誓,今后一定要对苻宝好一些,再好一些。此时段业仿佛感觉到,二人的心,也在一起了。

   话说那边,桓玄最近其实一直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可是如今,他牢牢坐在荆州的位置上,麾下的军队听指挥,身边的官员们听号令,建康那些头头脑脑们,也没有人惹自己,北方那些胡人们也没有来骚扰自己,按说什么都没问题。

   但是桓玄一点也不敢小觑,毕竟,自己的直觉,多年来已经证明了其准确性,甚至很多次,都是因为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才挽救了自己。

   既然确定,很可能是有人想要对付自己,桓玄当然不敢大意,有备才能无患,桓玄也就对身边展开了一次严密的大搜查,只可惜搞了很久,什么也没搞出来。

   他总认为,自己长期驻扎在江陵,如果有人想对付自己,首选肯定是江陵。而次选,自然是天下鼎足的襄阳了。毕竟自古以来,荆襄一代,就有所谓用武之国的称呼,襄阳、武昌、江陵是湖北境内的三大镇,犹如鼎之三足,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如今江夏由桓玄的亲信领兵驻守,而且,自己手上有舰队,一旦江夏有变,直接顺流而下,根本什么都不怕。主要是襄阳毕竟是前不久刚刚从氐人那

   里收复的,根据还不稳固,屯粮却很多,而且既有步军,也有水军,如果一旦拿下了襄阳,可以说荆襄九郡可以传檄而定。

   作为一方重镇,襄阳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中国地理格局的大形势中,襄阳既是东西之间的一个联系枢纽,又是南北之间的一个重要接触部。

   襄阳所处的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南阳盆地都是必争之地。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依托湖北,通过汉水和长江,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由南阳盆地,可以北出中原,可以西入关中,还可经汉中而联络陇西。南北对抗时,南方的军事防御线东西延绵三四千里,襄阳便处在这条漫长战线的东南段与西北段之间的连接点上。因此,襄阳作为湖北境内的一大重心,实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了全局性的意义。

   无论是对于南方还是对于北方,襄阳的归属与经营的是否得当,足以决定其在战略上是主动还是被动。南方如欲向北方进取或抵御北方的进逼,势必重视襄阳的经营。经营好襄阳,足以协凋整个战线。襄阳战区可在东、西战区之间左右伸缩,配合呼应,协同作战。桓温、刘裕、岳飞、吴拱等都曾藉襄阳而有所作为,李纲、陈亮等人也曾建议当政者经营襄阳,收复中原。对于北方来说、控制襄阳则可获得两个决定性的效果:一举截断南方漫长的防线;控制长江上游之势。西晋灭吴、隋灭陈、蒙古灭南宋都是大大地得益于对襄阳的控制和经营;曹操、苻坚、拓跋宏也都曾试图争襄阳而图江南。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桓玄经常去襄阳视察,目的很明显,当然是为了和襄阳当地的驻军,官员,百姓们搏感情。

   如今襄阳守将郑金波,是桓家心腹,这个人,桓玄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问题在于,当初,桓家为了确保襄阳的安全,刻意选择了忠诚,朴实的郑金波来驻守,这在当时,当然有其合理性,可是问题在于,郑金波太老实,太实在,比如他认兵符令箭,不认人,这就很麻烦。固然他终于桓家,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有人要作乱,那肯定是桓家内部的人啊!那人如果也拿出了桓家的印信和命令,桓玄几乎可以确定,郑金波一定会奉令!这不是说郑金波不够忠诚,相反,他实在是太忠诚了,问题在于,他就忠诚于那白纸黑字。

   但桓玄也没有办法现在就把郑金波给换了,道理很简单,襄阳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