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司礼监

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

司礼监 傲骨铁心 2098 2023-08-09 00:42

   手机直接访问:m.xxx.com -替换成你的手机网站名称

   亓诗教的提醒是对的,虽说那个提督亲军的魏某跟东林党很不对付,但甭管哪朝哪代,一个手握兵权且还能带兵打仗的太监,对于国家而言都不是好事。

   所谓贤寺,十居一二而矣。

   更重要的是,这个手握兵权的太监是郑贵妃的人,而郑贵妃可是跟东宫争了二十多年国本。

   现在,福王是不在京,宫里却还有个九皇子朱常潓呢。

   熟读经典的亓诗教很清楚,中国历史上太子能够顺顺利利登基为帝的不到三成,排除做太子时被废的,又有近三成的太子倒在了最不可能的情形之下。

   而这个最不可能的情形又多是后宫和阉宦所为!

   近半年来,郑贵妃借口照顾皇帝赖在乾清宫,导致太子和外朝的重臣们都难以见到皇帝,事实上隔绝了中外。

   因此,哪怕是与东林为敌,但在知道郑贵妃被王皇后撵出乾清宫后,包括齐党在内的诸党官员对此均是表示大快人心的。

   因为,谁敢保证皇帝驾崩之时,这个一直就在窥视皇位的贵妃娘娘不会拿出一份篡改的遗诏来?

   形象的说,亓诗教等诸党人士同东林党的斗争是官僚之间的争斗,双方哪怕斗得死去活来,也顶多是罢除官职赶出朝堂,属于朝堂内部矛盾。

   但和郑贵妃的斗争却是敌我矛盾,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诸党是可以同东林党一起对付外敌的。

   当然,亓诗教也不是针对那个亲军太监魏某,不管是谁,只要是郑贵妃的人他都会加以警惕。

   更何况这个魏某还手握重兵!

   杨镐的报捷文书上写得明白,说什么皇帝亲军六万之众,六万之众是个什么概念?

   朝廷为了对付建奴,费尽心思从关内各镇也不过才凑了不到七万人出关。

   换言之,魏某的这支亲军比得上朝廷的平叛大军了!

   为了国本,亓诗教必须阻止魏某带领他那支朝廷管不了的大军入关,否则,谁也无法想象会出什么事。

   而阻止魏某率得胜亲军班师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留在关外,直到东宫顺利登基。

   齐党这个党魁真是一心为国,半点私心都无啊。

   .........

   随着辽东的露布报捷,整个北京城都轰动了。

   虽说京里的百姓对发生在辽东的这场战事并没有切实感受,因为那地方实在太远,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建奴是什么,但官军打了大胜仗,百姓们还是打心眼里高兴的。

   下午的时候,北京城就有鞭炮声响起,都是些因为躲避战乱而从关外迁入京师的辽东富户和商人们所放。

   “霹雳叭拉”的爆竹声中,任职行人的魏大中和仆人在呛人的白烟中快步穿梭,直到来到杨涟家的小院。

   “大洪,共之,我刚刚从兵部打听清楚了,辽东确是大捷!”

   一进院,魏大中就喊了起来。

   院子里除了一直在等侯消息的杨涟、左光斗外,还有御史房可壮和汪文言。

   “魏大人,你坐下慢慢说,”

   汪文言见魏大中额头都出了汗,赶紧拿过凳子请他坐,又拎起茶壶为对方倒水。

   这便是汪文言的优点了,他虽经王安介绍与东林党这众青年才俊交好熟识,但众人之中毕竟他身份最低,只是个杂流舍人,故即便众人不以势利之眼看他,待他也如多年好友,汪文言还是牢记自己身份,甘心为众人做些杂役之事。

   左光斗为此说过汪文言,都被他呵呵一笑而过。

   魏大中也是渴的很,“咕嘟”喝了几口,道:“捷报是杨镐自沈阳发来的,说是建奴八旗兵被我官军重创,斩杀俘获数万,平奴战事取得了重大胜利,说什么堪比成化梨庭....”

   魏大中说的这些都是兵部那些小吏告诉他的,为此还花了他三两银子。

   “如此说来,辽东真是大捷了?”

   杨涟露出了笑容,“当是那白发老将刘綎的功劳了!”

   房可壮欣然点头:“杜松虽猛但却无智,刘綎虽老但却智勇双全,当初杨镐用兵四路,我便看好刘綎这一路,果不其然,刘老将军没让朝廷失望啊!”

   左光斗不通兵事,也不好兵书,倒是年初在开封收的孝子学生史可法爱看兵书,左光斗怕这学生被杂书分了心神,误了科举,还特意训过他。

   可就在众人都以为是刘綎为朝廷立下了平奴大功时,那魏大中却摇了摇头,道:“不是刘綎,他虽有功,但在杨镐的捷报上却非第一人。”

   “噢?那第一人是谁?”

   房可壮一怔,“总不会是李如柏吧?”

   左光斗他们也以为是李如柏,因为四路大军杜松部和马林部相继败亡,余下二路就是刘綎和李如柏。

   前者是智勇双全的老将,后者是将门虎子,这平奴第一人非刘即李,不作他人想了。

   可魏大中却还是摇头,然后告诉众人,李如柏因与建奴私通已被皇帝中旨诛杀,杨镐捷报上说是内臣魏某立功甚巨,每战必在军前,当为此役第一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