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皇叔,请匡扶汉室吧(346)

分卷22

   ”

   “必须打,只有让胡人见了血,幽州才能太平。”

   所谓互市,就是开通交易市场,让边境地区的百姓进行自由贸易。如果确定了互市的政策,那么就相当于默认了——双方不许开战。

   但经过这么多次的交战,无论是将领还是民众,对于胡人的恶意都非常大,更倾向于打他妈一仗。

   所以,公孙范现在极力想促成这一仗。

   只要有仗打,幽州就得依靠我们公孙氏。

   有点难顶了,都是想打的。

   刘虞倒不是不想打,只是觉得现在不能打,但如果手下全部是主战派的话,那自己一意孤行下去,会让他们寒心的,而且互市的工作也不好展开。

   心情微妙的他,环视一圈后,看到赵紫胧好像有什么想说的,于是浅笑着抬起手:“紫胧请讲。”

   “谢主公……”

   赵紫胧的确有话要讲,但当刘虞点她的时候,她表情一凝,愣住了。

   为什么叫别人都是全名,唯独我是紫胧。

   而且,还笑了……

   主公这样,好不严肃啊。

   “下官认为,铲除胡患,应该逐个击破。”

   身为前白马义从中的一名中级军官,赵紫胧有着丰富的对胡作战经历,所以当她发言的时候,幽州文武都相当的重视,毕竟在这些人中,没有人比赵紫胧更懂抗胡。

   刘虞坐正身体,认真问道:“如何逐个击破,紫胧请讲。”

   赵紫胧稍加思索后,具体的解释道:“胡人深居塞外,以游牧为业,闲时放牧,战时成兵,他们虽然没有统一的国家,但对汉人作战时,部落又能很快的联盟起来。以下官对于胡人作战的经验,粗略估算,胡人能够动员的作战部队可能有三四十万。而整个幽州的兵员不过六万,骑兵更是不足两万。虽然胜在装备精良,但机动性悬殊过大。所以,下官认为应当以怀柔为主,作战为辅,只打主动寻衅的部落。”

   赵紫胧虽然在公孙瓒手下对抗游牧的时候胜多败少,但时常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所以她认为彻底战胜对方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紫胧此言深得兵法精髓。”因为说到了刘虞心里,所以他直接倾向性明确的夸了出来。

   而且赵紫胧真的很懂,战争如果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取胜,那么就需要坚持一个原则——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胡人是能够交好的,哪些不能。

   “胡人反复难养,为了蝇头小利就能够背信弃义,今天我们给了它一块肉,它不犯我们,明天不给肉了,那它岂不是要吃了我们。”

   “是啊是啊,如此并非长久之际,有朝一日它们肯定会因为更大的利益联合在一起,不可不防。”

   “而且胡人对汉人素有敌意,如果我们攻打一支,其余的又来偷袭我们该当如何?”

   赵紫胧的话他们也懂,但种族仇恨是从小就埋下的种子,加上他们真的不确定——主公你到底记不记仇啊?

   争论眼见着又要开始,齐周适时的站了出来,对着幽州文武,道:“诸位请看这里。”

   说话见,几位小吏搬出了一张地图,而齐周便对着地图讲解道:“塞外的胡人无非就是,羌胡,鲜卑,乌桓,夫余,高句丽等族,其中又分为无数个部落。其中扶余高句丽因为与公孙瓒将军驻地靠近,所以很少南犯,而羌胡又距离幽州甚远,有西凉铁骑震慑,不足为虑。所以,主要需要防范的就是鲜卑乌桓两族。其中鲜卑族曾经俘虏了一个汉人,名叫阎柔,但因为阎柔为人机敏聪慧,深得鲜卑人好感,在鲜卑人中威望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他与鲜卑人交好。”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刘虞喜欢听实干家说话,所以说话也没有弯弯绕绕,直入主题。

   齐周思索半晌后,回答道:“表奏朝廷,册封鲜卑各部落领袖为王候,并派人送去朝廷的一些赏赐。”

   他话刚刚说完,就有人准备站出来反对,但刘虞嘴快的打断道:“不过虚名尔,如果用这些爵位封号能够稳固北方,如此甚好。”

   “至于乌桓……”齐周抬起头,看着刘虞,犹豫了一会儿。

   “说。”

   “乌桓峭王。”

   “不可!”一名年轻的女将直接否定,并且目光热切的看向刘虞,“此贼险些残害主公,必须严惩!”

   这句话正合公孙范心意。

   刘虞在冀幽为官这些年,对于胡人的政策一向都是怀柔,因此在胡人之中的人望高极,说句忤逆的话,他们没见过天子,刘虞就相当于他们的天子。但这一次,有个没长眼睛的混蛋差点把他给杀了。这下子,无论多么仁德的人,也不能够咽下这口恶气吧。

   况且车鹿会那小子还被公孙瓒活捉了送过来,不得扔进油锅油炸助兴?

   公孙范现在非常期待刘虞的反应,只要他表现出一丝的犹豫,他立马就会上表忠心,主动要求领兵作战,替主公讨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